
开局剧透明史,可这里是大汉啊!
十字王诏 著
类别:历史军事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194786
西汉初期,刚刚穿越过来的陆煊意外双目失明,需要三个月才能恢复,经过试探,陆煊终于确定,自己穿越了到了大明,洪武大帝朱元璋时期! 看了这么多年穿越小说的陆煊清楚怎么用剧透获得荣华富贵,于是他开始了疯狂剧透之路! 陆煊:“皇后会死在皇帝前面,并且太子也死在皇帝前面了,甚至皇长孙也死在了皇帝前面。”刘邦:? 朕的吕后,朕的太子刘盈,还有那还没出生的皇长孙,都会死在朕的前面? 陆煊:“更加可惜的是,第二位皇长孙刚刚继位不久,他的四叔就开始奉天靖难了,将皇长孙赶下了皇位。”刘邦:? ?你的意思是说,朕的四子刘恒,继承皇位?还奉天靖难?好你个老四,你还想当皇帝? 陆煊:“但好在,这位四叔亲征漠北,打得异族不敢进犯!”刘邦:? ??老四看起来文绉绉的,没想到自己领兵打仗?好,以后你就负责练兵! 三个月后,当陆煊的眼睛恢复后,他看着面前的刘邦、张良、萧何等人,傻眼了。 老朱呢?我不是穿越到了大明么?这怎么是大汉啊!不是,你们误会了! !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61489450037248.html
第1章 未来之人
www.bok360.cc
汉高帝六年,临华殿。
晨晓的微光透过淡薄的云层,轻轻地洒在临华殿上,殿内宽敞,昏暗的油灯迎着晨曦,亮着微弱的光。
殿内上方,刘邦身体倾斜的坐着,他五十多岁的样子,一种饱经沧桑的感觉由内而外散发而出,略褐黄色的面容显得轮廓分明,高鼻梁,隆准而龙颜,胡须与两颊的髯长得很好看。
“留候,还没有来么?”
刘邦似斜坐久了,感到些许劳累,身子正了几分,注视着面前的萧何。
他头戴冕冠,冕冠顶部竖立着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圆后方,前后各有十二旒,每旒由青、赤、黄、白、黑五彩丝线穿五彩玉珠组成,冕冠的两侧有充耳,是用黄绵所制的小球,悬于耳边,身披十二章纹玄色皇袍,这让方才还显得慵懒、不甚正经的刘邦,此时又显得格外具有威严。
萧何显得比刘邦更年轻些,面容白皙,始终带着笑容,让人感觉心中舒服,其实他比刘邦还要大一岁,他身披黑色襜褕,头戴进贤冠,温润的声音响起,“留候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已经将从陆煊身上搜寻出来的物品,和能获取的信息整理好了。”
“就等留候来了。”
“那就再等等吧。”刘邦揉了揉眉心,这种事情还真的需要子房来处理,才能不会出现任何纰漏。
谁也没想到,今日临华殿后院,会出现了这样一个人。
一个疑似,来自未来的人。
良久,张良来了,只见张良身穿淡白色丝绸长袍,步伐匆匆向临华殿而来,眉间似有忧虑。
他素来体弱多病,自从陛下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
随着陛下皇位的渐次稳固,他也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
陛下宽宏,允许他渐渐淡出政事,他也很久没有参政了。
若非大事,不可能如此急迫的唤他,到底是发生什么了?
“留候来了。”
临华殿内,萧何见张良来了,迎了上去,论处理内政,他自然信手捏来,可这种疑难事情,倒还是希望张良能出手帮忙。
见张良到了,刘邦也露出笑容来,“留候,你可算来了。”
“见过陛下。”张良躬身行礼,然后问起陛下唤他所来原因。
这一问才知道,今日临华殿后院,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伤势不轻的男子。
“留候,这个人服饰、装扮,很明显和我们有着很大不同;并且也并非是匈奴等异族人。”
“他的衣服用料虽然粗糙,可制作工艺却很精湛,具体来历,依旧暂时不清楚,不过从他身上发现了类似验传的代表个人信息物品,验传上的字也很奇怪,像是再次简化了之后的字体,根据我们的解读,应该是叫陆煊,出生于1998年12月24日...”
萧何早已经安排妥当这一切,挥了挥手,唤人将一张白色卡片递给张良,然后又拿出一本已经残破的书籍。
“这是从他身上发现的书,书是用纸制作的,不过比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兰麻纸更加整洁、光华;根据解读,这本残破的书籍上记载着【中国通史】四个字,但书受损的太严重了,除了解读出汉朝之前和汉朝之后的各个朝代名字外,就没有其他有用的信息了。”
“目前我们认为,这个人可能来自未来。”
张良神色微顿。
难道是梦入?
萧何闻言沉思,随即道:“或许就是典籍中记载的‘梦入’。”
所谓梦入,众人博学,自然有所了解。
《列子·黄帝》中记载:黄帝白天睡觉时梦到自己到了华胥国。
在那里,没有师长,人们自然具备高尚的道德;没有嗜欲,人们自然生活安乐;不知道迷恋生存,不知道厌恶死亡,所以没有夭折与短命之人;不知道偏爱自身,不知道疏远外物,所以没有喜爱与憎恨;不知道反对与叛逆,不知道赞成与顺从,所以没有利益与祸害。
黄帝醒来后,觉得十分神往,之后便以此为治国蓝本,二十八年之后,天下大治,几乎和华胥国一样。
华胥国按照典籍记载,距今约四千年以前,而华胥氏是黄帝和炎帝的祖辈。
既然黄帝能梦到自己回到过去,那么未来人梦到自己回到现在,也能理解。
典籍中并未详细记载,黄帝梦到自己回到过去的时候,是否人也跟着过去了。
或许人也能回到过去呢?
那么,目前这个人的来历,以及是因梦入而来,就能解释清楚了。
“留候,我和陛下商议了良久,目前的看法是此人既然是后世人,必然知晓汉朝时期所经历的各种事情,若是能从此人身上挖掘后世的智慧、政策、战术、工巧,那么将对于我大汉百利而无一害。”
“可现在却面临一个很难的问题,我们该如何从此人身上获取后世信息?逼问?诱惑?试探?若是我等回到上古黄帝、炎帝时期,恐怕会下意识的心中不安,甚至绝望,产生自我了断想法,所以我担心一旦不甚,很有可能刺激到这个后世人,那就不好了。”
“留候智慧,天下无双,所以我请陛下唤你过来。”
萧何语罢,刘邦收起笑容,面带正色看向张良,若论聪慧,张良远强于诸臣。
张良沉默。
没想到典籍中所记载的‘黄帝梦入’之事会成真。
他素以智谋相称,略微思索,已经明确着重点是什么。
“我觉得,不该直接询问,那样我们将会被动;若此人是后世人,那么对于汉朝时期历史,会有一定了解,一旦此人举出部分汉朝时期的事情成功证实,那么渐渐的,我们事事都会听信他的看法。”
“往往,人们对于历史上的人物,都会有着喜爱憎恨,比如我当初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之事,想必已经记载入了史书内,而此人既为后世之人,或许心中喜欢统一六国的始皇帝,因此事从而对我产生厌恶;到时他若说我是奸臣,陛下是选择信还是不信?”
“朝堂的决策也会跟随这个人而动,这个人相当于拥有了帝王权力,到时他说谁是奸佞,谁就要死;说谁是忠臣,谁就可扶摇直上;国策制定,且随他的想法;你们不会觉得这很可怕么?”
张良的话让刘邦和萧何微惊,他们远远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留候依旧是那么洞若观火,一语中的。
刘邦眉头紧皱:“朕很想知道未来发生了什么,王朝初建,事情繁多,汉不可重蹈秦之覆辙,若能从后世人中获得消息,弥补不足,汉祚才能长久延续。”
“不能让他知晓,自身处于汉朝,然后,尝试旁敲侧击,获得我们想知晓的信息。”张良将心中想法说出。
刘邦疑惑,“不让他知晓身处于汉朝,我们该如何获得有关于汉朝的信息?”
张良正色道:“陛下,朝堂内部纠纷、臣子或忠或奸,陛下可自行分辨,臣认为从后世人口中获得的最有价值的消息,是历史上诸多对王朝有利的决策,边疆异族的弱点,以及朝代发展中新诞生的工巧。”
诸多王朝有利决策,可以让大汉走最正确的路线。
边疆异族的弱点,可以让大汉不受异族侵扰。
工巧最为重要,时代发展、王朝更迭,必然诞生更加强大的弓弩器械、军法战术,这些对于大汉都有着良久的受益。
“这...”刘邦显得有些犹豫,身为帝王他眼界确实合该放在九州万方上,然而在面对这件事情上,他心中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想从后世人口中知晓,未来自己的子嗣如何,是否贤明。
汉朝,又延续了多久。
以及目前他最担心的事情,各诸侯王暗自招兵买马、拥兵自重。
可心中虽是这般想,刘邦却并未说出来,有些事情急不得,暂且看看张良继续的安排。
“对了,那个人现在如何?”这时,张良询问起来。
“重伤在床,只能维持生活自理,但眼睛却是看不到了,太医诊断为颅内撞击所致。”
“三个月足可恢复。”
萧何唤太医前来,将陆煊的伤情情况说了个清楚。
张良沉吟,语气加重:“失明,对我等是好事,起码此人无法根据后世的历史信息积累,而判断出我们身处于哪个王朝。”
“这三个月内,尽可能获得有用信息,然后等他恢复好的时候,杀死。”
“压榨出他所有的价值,然后就不能让他活着了,王朝中是不可存在第二个能完全左右帝王意志的人的。”
刘邦和萧何思索着张良的话。
确实有理。
此人是后世人,见识绝非他们所能相比,当他了解清楚自身所处于汉朝,并且汉朝时期的历史人物对其有所求助的话。
野心将会激发。
富贵倒是好说,汉朝初建虽不富裕,可让一人富贵终生确实不难,可怕的就是此人贪权。
那就太可怕了。
任何事情都依此人的看法,那大汉王朝将会出现一个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存在,帝王意志将彻底失去他所该拥有的作用。
弟兄们辛辛苦苦打下了江山,皇权不容他人染指。
“暂时就按留候的方法做吧,汉确实不能存在第二个拥有帝权的人。”刘邦道。
商议妥当后,刘邦和萧何也不像之前那般犹豫,不知该如何面对陆煊,这就带领张良前往临华殿侧殿。
临华殿,侧殿。
正值夏季,天气炎热,侧殿最内处的房屋内,陆煊缓缓醒来。
他感觉头昏沉沉的。
自己仿佛做了一个梦。
他记得很清楚,自己从小在河南洛阳长大,却因学业繁忙,一直没有时间去瞻仰各地的名胜古迹。
于是趁着假期的时间,和同学准备一起前往明孝陵,瞻望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帝陵。
可人有旦夕祸福,路上不幸遇到车祸,他只感觉到瞬息间的疼痛,然后就失去了意识。
中间,他似乎醒来了一次,见到了一群身着古人服饰的人,对着他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因为伤势太重他也记不清这些人穿的衣服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了,然后就再次昏了过去。
“我,怎么看不见了?”陆煊躺在床上,慢慢的起身,只感到滋啦的疼痛,他想睁开眼看看现在自己在哪里,可入目的却是无尽的黑暗。
没有一丝光明。
他已经尽可能的将眼睛睁到最大了。
可依旧看不清周围的一切。
陆煊心中沉重。
他看不见了。
现在是一名盲人。
失去光明,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比痛苦的,他心越来越沉,鼻子发酸了起来,辛苦读书多年,刚刚毕业怎么遇到了这种横祸,现在不知道自己伤势多重,不知道自己身在哪里,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他连看都看不见了。
嘎吱。
似开门的声出现,陆煊仿佛见到了曙光,声音微颤道:“是有人来了么?”
“你是医生吗?”
“我怎么了,我为什么看不见了,这里是不是医院,医生,我还能不能看到这个世界了?”
开门的是刘邦、萧何、张良三人。
其中,张良在前。
和历史上诸多皇帝不同,刘邦显得更加平和,平日里和臣子们相处的如兄弟般,市井之气并未减多少。
张良是臣,刘邦是君,臣在君之前视为不敬,可无论是张良萧何,还是刘邦,都下意识的忽略了这件事情。
习惯成自然。
张良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听着陆煊的声音,尝试着改变自身音调。
陆煊所说的是‘洛语’。
洛语承继了周朝的雅言,是洛阳正在推行的语言。
不过陆煊的洛语,明显有着些许的不同,口音怪怪的,但好在能听懂。
张良从小在韩国长大,对于洛语也掌握了些许,虽然不熟练,可勉强能说谈一些。
“我们这里没有医生,只有医者。”
“医者诊断,你是因头颅受到撞击而暂时失明,大概三个月内会恢复。”
张良尝试着用不熟练的洛语道。
他直接告诉陆煊,他已经不在那个世界了。
这样他们的压力能少一些,因为他们不熟悉陆煊所处的那个朝代,到底有什么,很容易就会暴露。
“医者?”陆煊声音颤了颤,难不成他已经不在现代了?
现代人只会说医生、护士,医者这两个字很明显是古人称谓。
“我之前苏醒过来,看到了一群身穿古人衣服的人,他们都是真的?”
“是真的。”张良淡声道。
陆煊只感到天塌了。
身体伤势不轻,又失明了,并且自己还来到了古代。
他还能回去么?
让陆煊唯一能心情好些的是,他三个月后就能重新见到光明了。
还好,还好,起码不会瞎了。
不过,他现在身处的是哪个朝代,还是说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朝代?
对于穿越这种事情,陆煊这个经常活跃于网络上的年轻人还是能比较接受的,无论是小说、电影、电视剧,都有过类似的剧情,他倒是见怪不怪。
“那么,我现在身处于哪个朝代?”陆煊询问道。
第2章 原来我穿越到了大明!
www.bok360.cc
听到陆煊询问身处于哪个朝代,张良已经彻底确认,陆煊确实来自于后世。
张良沉默半晌,然后道:“你的伤势不轻,医者说最好静心养神,不要多言、不要多想,先将伤势恢复。”
“趴下,我为你敷药。”
来之前,张良已经让太医将药物和服用方法教给了自己。
张良手轻轻的,将汤药喂给陆煊。
然后开始敷药。
陆煊趴在床上,露出在刘邦等人眼里看起来比较细嫩的皮肤,刘邦不由得撇了撇嘴,心中暗道:这肉皮,比我那婆姨的还嫩!
由于失明的原因,陆煊感到心里空荡荡的,有些惶恐和不安,现在身旁这人又不让他多言多想,让陆煊心中更加烦躁。
看,已经看不见了。
话,还不让说了?
“这位先生,现在到底是什么朝代啊?”陆煊感受着后背上草药的清凉,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他很迫切的想知道,目前身处的朝代。
从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惶恐、不安、绝望。
到现在,陆煊渐渐诞生了新的想法。
与众不同的想法。
他是一个后世人,掌握着各种先进的知识,并且是历史系毕业生,了解每个朝代的历史、文化、主要人物事迹。
若是说,这是古代中的某一个王朝,他靠着这些能力,或许能踏上不一样的道路。
若是说,这是一个架空历史王朝,从来没有在历史中存在过的,他凭借着现代知识也能闯出一番天地。
所以他现在迫切的想知晓现在到底是哪个朝代,失明的这三个月内想想都会很无聊,他是否可以用现代人的知识和对历史的了解,换取足够的荣华富贵呢?
这样看来,似乎也很不错啊。
反正失明期间无聊也是无聊,闲着也是闲着,他这边利用各种历史知识,不但能解决自己的无聊问题,或许还能让他获得各种好处。
张良并未理会陆煊的问话,细心的将药敷好后,道:“你该敷药了,我去给你拿药。”
走出房间,张良和刘邦、萧何等人走到较远的位置,张良这才道:
“这个后世人,已经暴露了他的野心,也就是想知道现在所处的朝代。”
“将事情想好的一些,此人心中只是想如何在未知朝代中生存而已;但要将事情想坏一些,此人很有可能是想尽快明确目前所处的朝代,然后用后世的信息获得足够的好处,甚至染指权力。”
“现在他已经询问我目前所处朝代名字了,我不能始终选择沉默,这样会更加让他生疑。”
刘邦和萧何眉头紧皱,刘邦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又不能告诉陆煊现在是汉朝,又不能选择沉默。”
“难办!”
“我现在已经感觉到脑袋疼了!”
刘邦能征善战,诸臣子都公认为楚汉之际,他是仅次于韩信、项羽二人的名将,同时又深谙用人之道,对属下信任,可解决这种事情,刘邦心中却烦烦躁躁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而偏偏,现在陆煊问的这个问题,他们要尽快给出答复。
时间长了,陆煊也会生疑。
不回答,也会生疑。
回答是汉朝,怕陆煊染权。
回答不是汉朝,怕暴露。
刘邦觉得哪怕面对项羽那种绝世猛人,也没有这么难以处理过。
萧何此时也闷闷的,手指轻轻的捏动,想让自己保持专注,思考这个问题。
然而,张良却忽然露出笑容来:“我倒是有个办法。”
“陛下觉得,远东部落,如何?”
远东部落!
刘邦和萧何相视一眼,随即心中了然,刘邦更是哈哈大笑:“真不愧是留候,这倒确实是个解决办法。”
远东部落,也就指的是三韩。
三韩,分别为马韩、辰韩、弁韩。
它们现在依旧是部落形态,没有统一国度,诚然也自然没有所谓的国号名字了。
而为何说是远东部落,而不直接言称是三韩呢?
三韩与中原接壤,在汉看来未来必然吞并,可他们不清楚有汉一朝是否已经吞并远东了,或者汉朝并未拿下,而是后世其他朝代攻克。
而在这个历史变迁的过程中,三韩又是否改了名字。
万一就是汉朝的下一任皇帝派兵拿下了三韩呢,然后改了三韩的名字,那么他们和陆煊称目前身处于三韩,岂不是陆煊一下子就清楚了身处于汉朝初期?
“其实称之为远东部落,还有一个好处。”
“陆煊是未来人,若他有野心的话,肯定想将后世人的信息禀告给陛下。”
“现在我们声称自己身处于远东,一是可以避开国号这个问题,二是未来陆煊想让我们将他送到京师面见陛下,也有了道路遥远这个借口,可以延缓时间。”
“三,陆煊知晓了自己身处远方,必然想急迫的到达京师一展自身才华,这样他会更加急迫的让我们送他到京师,为了达成这一目的,陆煊会不断的吐露出未来朝代中的各种有利国策,让我们清楚陆煊的才华;站在陆煊的视角,他绝对会这么做。”
张良眼眸闪烁微光,显得格外有神,缓声道。
刘邦微拂长须,萧何颔首,两人各自点头。
还是留候考虑的深远。
三人又仔细对了对细节,确认不会说漏嘴,然后张良又让太医拿来草药,众人进入屋内。
陆煊这里倒是没想那么多,趴在床上等待着那人的到来,听着脚步声缓缓传来,陆煊道:“谢谢你们啊,要不是你们,我的命就没了。”
“没事的。”
张良再次将温润的草药敷在陆煊后背上。
过了一会,陆煊想了想,又问了一遍。
“这位...先生。我们现在处于哪个朝代?国号是什么?”
张良早已经准备好了措辞,他语气很是自然,悠悠道:“我也不知道,这里气候寒冷,处于远东,目前中原王朝的国号我们也不清楚。”
“我们这里处于远东,是以部落的形态存在的,我们部落的名字叫做:黑咯八七哥吏部落。”
他编造了一个部落名字。
远东地区在夏王朝时期,并未并入中原,因此并未传承雅言。
由于语言不通的原因,往往这些部落的名字在中原人中会显得很奇怪。
所以张良编造了一个显得复杂、拗口的名字,并且特意字数增长了一些,他就不信历史上会有这种巧合,他编造的部落名字未来会真的存在。
“什么乱七八糟的部落名字。”陆煊显得有些懵,异族部落的名字通常都很长、很怪,他虽然对于华夏历史有着了解,可并非是百科全书,不可能任何一个部落都记住名字。
比如这个七八蛤蜊部落,就没听说过。
这让陆煊心中有些失望,他现在连自己穿越到了架空历史还是正统历史王朝,都不清楚。
远东部落,在历史上各个朝代,有着各自的名字,比如秦汉时期,称之为三韩;三国至隋唐时期,通常有着新罗、高句丽、百济等称呼,明朝开始就已经称朝鲜人了。
“或者,这些人并不想让我知晓当今处于哪个朝代?”陆煊心中猜测,想了想,试探道:“那你们应该也能了解些许关于中原的信息吧?比如...中原王朝目前的开国君王,是否是从微末之际崛起的?”
或许是瞻仰明孝陵没有成功,陆煊下意识的猜测是明朝。
这下子,张良手抖了抖。
心中有些不淡定起来。
怎么,一猜就猜中了?
陛下,确实是从微末之际崛起的啊。
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这千余年历史以来,唯独陛下是从微末黔首崛起,创下煌煌帝业。
在汉之前,刘姓也仅仅是小门小姓而已,很少听说有姓刘的诸侯国贵族。
往往那些诸侯,都是数百年的家族,唯独陛下是从普通的黔首,一个小小的亭长,如此微末的身份,开创大汉。
陆煊能明显感受到,后背上那人的手颤了颤,他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判断,又试探的问道,“应该是被我猜中了,我想想,皇后出身也并非是大门大户,不过却比普通的黔首百姓要强很多,是吧?然后皇后的父亲为躲避仇家,逃亡他乡,是吧?”
刘邦大胡子颤了颤,有些不淡定。
萧何显得也很失态,那温和的笑容消失了。
众人面色变了。
皇后吕雉。
出身确实并非大门大户,可却也比普通的百姓强很多很多。
秦朝年间,砀郡单父吕氏颇有家资,可惜家主吕公却得罪了人,为了躲避仇家,前去投奔沛县令作客,因而举家迁居沛县。
沛中的豪杰、官吏们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前往祝贺。
也就是这个原因,最终刘邦才娶了吕稚。
吕公先人出自吕国,也是西周时期齐国始祖吕尚的苗裔。
可吕国是吕尚的后裔,而到了吕公这一代却已经远远无法和贵族相比了,仅仅是有些家资的商户罢了。
更重要的是,皇后父亲为躲避仇家,逃亡他乡。
吕公就是为了躲避仇家,才前往的沛县啊。
陆煊所说的,完全和刘邦、吕雉对上了。
空气中的气氛很是寂静,然而陆煊为了确定自己的猜测,再次道:
“开国帝王,必然平定了乱世,让天下重归一统,是也不是?”
众人心神微顿。
秦末乱世,诸侯争霸,可谓是乱到了极致。
虽然有着项羽在前,可项羽采用的依旧是分封制度,这算不上一统。
唯独汉,才算是如秦朝般,真正的做到了统一。
陆煊所说的三点,全部与汉朝所对应了。
这个后世人太可怕了,就这么硬猜,都能猜中?
“你该敷药了,我去给你拿药。”
张良心中不能淡定,只能用这个牵强的借口拉着刘邦和萧何离开。
他们不能继续停留在这里了,若是让陆煊继续试探下去,那么刚才他的想法和主意,将全部失效。
或许事情会发展到最初的那样,这个后世人凭借着先知的能力,主导汉朝各种权力。
众人这就离开。
陆煊的屋子里再度空落落的,可他却思绪横飞。
他是逐渐试探的,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加上之前瞻仰明孝陵失败的原因询问。
但看着众人的反应,有了大致的方向,接着缩小范围继续试探。
终于。
经过他的三次试探,他确定了。
自己穿越到了...
大明!
“最有骨气的朝代,大明王朝!没想到我居然来到了大明!”陆煊心中感叹,他其实最喜欢的就是汉、唐、明三个朝代了,而其中明朝的气节,也确实更让感到自豪。
“我的判断应该不会出错。”
一:开国皇帝崛起于微末。
所有人看到这句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毕竟一个碗起家,最终创造帝业,可谓是开创古今了。
能和朱元璋相比的,也就是刘邦了,不过刘邦刚开始最起码也是个亭长啊。
和朱元璋相比,刘邦都不算崛起于微末了。
二:开国皇后并非大门大户,却远远比普通人强。
马皇后的祖辈曾是归德府宿州富豪,其父亲马公家住新丰里,由于乐善好施,所以家业日渐贫困。
能乐善好施的人,自然远远比普通百姓强。
但乐善好施久了,家业贫困,就证明马公家并非是大门大户。
而皇后的父亲为了躲避仇人,逃亡他乡。
要知道历史上马皇后的父亲马公,就是因为杀了人,最后为了躲避仇家,才逃亡他乡。
马公临行时将爱女托付给生死之交郭子兴。
三:平定乱世,建立大一统王朝。
元朝末期,天下混乱,各地军阀攻城略地,苍生罹难,田园荒芜。
就是洪武大帝朱元璋陆陆续续收服各处失地,胜了张士诚、陈友谅,最终统一天下。
“但现在是大明的哪个时期?老朱时期?建文时期?还是老四时期?”
陆煊心中思索,既然他穿越到了大明王朝,那么接下来考虑的就是哪个时期,其实除了朱由检那个时期,那种绝境中的绝境,其他各个时期他利用后世人的各种知识,都能换来不同的好处。
提供历史信息、先进国策、火药技术,世界地图等等,多的数不过来。
“只要我不参与党争、不主动结仇、不贪污受贿,那么富贵终生,问题不大。”
“如果是朱元璋时期,那就尽量不要做官,最好了。”
陆煊自语,他躺在床上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
对了,为何这群家伙,不直接告诉他王朝的国号呢?
难言之隐么?
不至于吧。
心中思绪涌动间,陆煊忽然径直坐了起来。
“远东地区...”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怪不得,不想让我知道现在身处于哪个朝代呢。”
“原来是对大明不满!”
第3章 你说什么,皇后会死在朕的前面?
www.bok360.cc
经过熟读历史,再加上分析,陆煊心中已经了然。
这些救了他的人,现在身处于远东。
但那中原人的口音太地道正宗了。
很大概率这些人并非是远东人,然后从小在中原长大;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原本是中原人,然后被迫来到了远东。
被迫来到了远东,然后绝口不愿意提‘大明’的国号。
这让陆煊想起了一则历史事件。
龙凤九年七至八月,陈友谅与朱元璋战于鄱阳湖,史称“鄱阳湖之战”,陈友谅中流矢而死。
陈友谅死后,张定边等人在武昌立陈理称帝,改元德寿。
次年,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封为归德侯。
洪武五年正月,归德侯陈理、归义侯明升郁郁不乐,颇出怨言,明太祖朱元璋闻之曰:“此童孺辈,言语小过,不足问,但恐为小人瞽惑,不能保始终,宜处之远方,则衅隙无自生,可始终保全矣。”于是将其送往高丽,赐高丽国王纱罗文绮四十八匹,俾善待之。
陈友谅之子陈理,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原人。
陈理最终被送到了高丽,明朝时期高丽就是远东。
而陈理据史料记载,可谓是对于朱元璋格外不满意,可能觉得他爹陈友谅更适合当皇帝吧,哪怕大明已经统一了,依旧心中埋怨,甚至胆子大到颇出怨言。
朱元璋倒是不愿意和小辈一般见识,但也没有留情,将陈理送到了这苦寒之地。
这就让陈理更加对大明、对朱元璋有怨念了。
自己身处于远东,这几个救下自己的人操持着一口流利的中原人话,很明显就是陈理手底下的人啊,然后因为他们跟随陈理被‘发配’到了这远东苦寒之地,心中怨念极大,所以才根本不想提‘大明’这两个字!
“原来不是不想让我知晓,当今朝代国号。”
“而是他们对大明有怨念,从心里厌恶这两个字。”
“不过他们为何自称身处于远东,而并非高丽呢?高丽也算是国家啊...”陆煊思索,良久再次心中了然。
其实中原人自古以来是挺蔑视周围异族的,如‘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很多中原人藐视异邦,认为他们根本没有资格建国,陈理这群人对于高丽蔑视,认为他们根本不配为国,称呼远东部落也能理解。
理清了思绪后。
陆煊心头微沉。
现在可难办了,他还想着见到朱皇帝,然后将后世的思想、发明献给朱皇帝呢。
然后换取富贵,走上人生巅峰。
现在来到了这样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并且当地人还对大明有怨念,他该如何施展心中抱负?
估计想去中原,都是个问题。
时间缓缓流逝,坐在床榻上的陆煊心中愁着这件事情的同时,也感到疑惑。
药,怎么还没送过来?
同一时刻,临华殿正殿,留候张良面色严肃。
“这后世人很是聪明,竟然短短三句话,就猜测出了如今身处的朝代。我们接下来要小心了,一定不能被此人要挟住,一旦他确定了身处于汉朝,那么我们将会很被动。”
“到时候,他的建议我们是听还是不听?他透露的未来历史,我们信还是不信?”
刘邦忧心忡忡:“可是他已经猜测出了,现在是汉朝。”
“他猜测归他猜测,我们这里不能给予确定的答复。”
“因为,只要我们始终不给出这里是汉朝答复。”
“那么。”
“一个失明的人仅仅靠着心中的猜测,是无法彻底确定这里是汉朝的。”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继续旁敲侧击,主要询问历史上各个朝代好的国策、战术、工巧等等,其他一概不问;而若是陆煊主动提起皇室之事,或者臣子们的事情,我们也装作听不见,不给予任何答复。”
张良提出了最优质的建议。
众人颔首。
这个建议和想法,目前看起来是最好的,因为一旦他们了解到汉朝未来可能出现的奸臣,就会导致朝堂不稳。
汉朝刚刚建立,本就根基不稳。
这个时候处理奸佞,有伤国本。
再者说了,拿未来的事情处罚现在的人?他们这些重臣和皇帝认为陆煊是后世人,可其他大臣未必会认为啊。
更重要的是,一旦陆煊说出有关于皇室内部的事情,问题就更大了,涉及到太子、皇位等等,会导致现在汉朝更乱。
“还有个问题,若是此人直接询问,现在是否身处于汉朝,该如何是好。”刘邦询问。
张良闻言思索,眼眸闪烁着智慧,“我们不知道后世具体朝代的信息,所以我们不能言称现在是后世某个王朝;也不能称我们现在是汉朝之前的朝代,那么获取的信息未必有用。”
“这样吧,到时候给陆煊一个模棱不清的答案,就言:汉,已经成过去了。”
“如此一来,陆煊就可以确定并非身处于汉朝,同时陆煊又从我们的话语中得到一个信息,现在是处于汉朝之后的朝代,时代发展历史变迁,后世的朝代距离汉朝越远,各种信息对于我汉朝也就越有用处,臣认为这个回答目前看来最优。”
刘邦闻言摸着大长胡子,他有的时候真的不得不佩服张良,这等智谋和临机决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匪夷所思了。
若是换做他们,想做出如此合理的安排,避免各种麻烦发生,不知道要想多久。
“就这样吧。”
“萧何,你负责去收集一些,我汉朝目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问题,交给留候,让留候寻找时机询问陆煊。”
“朕和留候,继续每日和陆煊接触。”
“另外,我准备将陈平他们也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尽全力三个月内,压榨出陆煊所有知晓的信息。”
刘邦看向张良和萧何道。
两人躬身。
然后留候张良让太医取来草药,“我们耽搁的时间太久了,恐怕陆煊已经起了疑心,现在过去继续给他敷药吧。”
刚走两步,张良忽的停下,看向刘邦嘱咐道:“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口音和语言问题,陛下,方才臣并没有和陆煊解释我们的口音、语言和远东异族不同。”
“借口倒是有,不过我们不能主动解释,否则恐怕会让陆煊生疑,我们为何这般主动。”
“等陆煊问吧,他要是不问,我们就不说。”
刘邦颔首,留候真的是处理事情起来面面俱到,各方个面都想到了。
唤留候来,是最正确的选择。
萧何这边已经退下了,去收集各种需要从陆煊那里了解到的问题。
刘邦和张良再次来到临化殿侧殿,陆煊的小屋内。
其中,张良亲自端着案盘伺候陆煊吃饭。
估计整个汉朝,纵然刘邦都没有这种待遇。
不过伙食并不是很好,半碗粟,两根葵菜。
陆煊拿起筷子和勺子,慢慢吃着,昏迷了这么久,可是把他饿坏了。
也不管好吃不好吃了。
“高丽确实穷啊,就给我两根葵菜?”陆煊心中琢磨着,明朝真正富裕的时候应该就是明仁宗、明宣宗的时期了,其他时期百姓们吃不到好的也正常,不过能在古代吃到小米和葵菜,已经很不错了。
吃饱了,陆煊又要了清水解渴,这才悠悠道:“我说,你们心中有怨念也就有怨念,为何不直接和我说呢。”
“其实,你们就是中原人,并且你们的国号是‘汉’,对吧!”
陆煊虽然失明了,可脸上却挂着笑意,你们想瞒住我?不可能的。
根据各种推理,我已经推算出来了。
历史上有很多以‘汉’为国号的王朝和割据政权,比如刘邦的西汉、刘秀的东汉、蜀汉的刘备、汉赵的刘渊、成汉的李雄、北汉的刘崇、南汉的刘䶮、陈汉的陈友谅等等。
当然,这些王朝和割据政权,在当时所在的朝代,都是以‘汉’命名的,没有东、北、南等其他的格外称谓,这是后世为了好区分,添加上的。
现在是大明王朝初期。
提起汉。
所有人能想到的,必然是陈友谅建立的‘陈汉’。
而元末时期,陈友谅建立‘陈汉’时,所有人也都和其他朝代一样,直接称之为‘汉’,绝对没有什么陈汉一说,在现在这个大明王朝刚刚创建的时期,提起汉,这个时代的人第一时间想的都是‘陈汉’。
刘邦听到陆煊提起‘汉’这个字,脸色一颤,张良更是失去了淡定之态。
果然,这个后世人已经猜测出了一切。
可他们,却永远不能直接承认。
按照之前所想的,张良缓声道:“你误会了,我们的国号并不是汉。”
“汉,已经是过去了。”
张良的声音平静,尽量不让自己产生情绪波动,以免让陆煊注意。
而陆煊却根本没有觉察出来这些,只是颇为遗憾的点了点头:“是啊。”
汉,确实已经是过去了。
他能体会这些人的复杂心情,当年陈友谅的陈汉是有可能战胜朱元璋的,可最终却失败了。
确实是过去了。
到了这里,陆煊已经彻底确定,自己所猜测的完全正确。
现在,就要想如何前往中原,前往京师了。
“对了。”
陆煊忽然想起来,他还没有询问现在正在照顾他的这几个人是谁呢。
陆煊询问,张良心道这后世人果然开始问了,他早已经准备好了措辞,“我们是这‘刘张村’的富户,这是我的异姓兄长,他们是我的几个好友,你那日忽然出现在我家的院落中,我见你伤势严重,所以才收留。”
“我们祖辈是中原人,因战乱导致流落至此,部分逃亡在此的中原人渐渐的形成小型部落,因此语言传承了下来,好在那些异族恳求我们传播知识,我们才能存活于此。”
“你就叫我,房叔好了。”
“这位叫何伯。”
“这位叫季叔。”
张良生怕暴露自己等人的身份,但又为了好记,特意将他和萧何、刘邦的名和字拆分。
他字子房,就叫房叔。
萧何,不用字号,用名字,就叫何伯,让陆煊误以为萧何姓何。
陛下现在叫刘邦,而之前原本是叫刘季的,改成叫季叔,让陆煊误以为刘邦姓季。
同时按照年龄排序,萧何最长,其次是陛下,然后是他。
何伯、季叔、房叔。
这样的称呼也合理。
“谢谢你们。”陆煊很感激这些人的照顾和救助,没有他们可能自己已经是一具尸体了吧,在古代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善人。
有的人自己都活不起呢。
为了报答房叔等人的恩情,陆煊语气加重道:“房叔,两位伯伯,陆煊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们,但陆煊这里有能让诸位富贵终身的方法。”
然后,他似乎生怕这件事情让人知晓,伸手摸了摸,触碰到了张良和刘邦的肩膀,这才把头探过去,小声的道:
“我知道你们可能对中原那边的王朝有怨念,对皇帝也不是很喜欢;但这和你们这群小人物又有什么关系呢?”
“荣华富贵、仕途官爵才是最重要的啊,我这里这则消息,你们知晓了绝对有用。”
刘邦、张良两人脸色微变,他们为何对中原王朝那边有怨念,并且对皇帝也不是很喜欢?
有用的消息,什么消息?
陆煊这边则根本看不到两人的表情,他的声音越来越低,也显得越来越神秘。
“你们可能不清楚,皇后已经没有多少时日可活了,她会走在陛下前面。”
“皇后自陛下未起事之前,就陪着陛下,两人从微末崛起,感情浓厚,可谁能想到啊,皇后会逝在陛下前面。”
“而我大致了解皇后重病的原因,你们若是有这个魄力和胆气的话,我给你们开些药,你们去买了,然后想办法献给陛下,到时候皇后的病好了,你们必然能够富贵终生啊。”
陆煊的话音落下,众人神色凝固,特别是刘邦,心头一颤,忍不住问道:
“你说什么,皇,皇后病重,会死在陛下前面?”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6148945003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