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贪官

大明第一贪官

渝江河 著

类别:历史军事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10 总字数:2115217

叶青穿越大明洪武,成为边城县官,只要被老朱下旨处死,就可以回到现代走上人生巅峰。 知县叶青:“臣聚财百万,修建超规格豪宅,以官身从商!”知府叶青:“臣私造甲胄十万,大炮一万!”布政使叶青:“臣打造私人海军,已坐拥百艘铁甲巨舰,随时可以炮轰应天!”看着又一道升官圣旨,叶青人麻了:“朱重八,我都这样了你还不杀?”......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81183733166080.html


第1章:一封求死信,气炸朱元璋!

www.bok360.cc 

    “官吏考核自评,”

    “启奏陛下,臣于洪武三年参加大明首次科考,以举人身份,任雁门县知县一职。”

    “臣为官三年,聚财百万,修造豪宅,跻身商道!”

    “......”

    “臣自觉罪孽深重,便以届满考核之机,上书自首,只求陛下降旨斩首。”

    “如陛下觉得臣不配陛下手书圣旨诛杀,口谕也行。”

    “能被陛下点名诛杀,臣荣幸之至!”

    “言尽于此,臣稽首再拜!”

    “落款:罪臣雁门县知县叶青!”

    洪武六年,阳春三月。

    应天府,皇宫御书房内。

    龙案之上,摆放着好几摞半人高的奏折。

    这些奏折不论是封面颜色,还是宽窄厚薄,都是完全一模一样的。

    就连封皮上的文字,都是一模一样。

    封皮上书:【大明官吏考核自评】。

    不错,

    这些都是吏部监制,专用于官员考核自评的奏折。

    明朝的考核制度分为考察和考满两种。

    考察就是对所有的官员进行考察,不限于哪一个官员的具体任期。

    考满就是就一个官员而言,在他任职三年、六年、九年的阶段进行考察。

    三年考满叫做初考,六年叫做再考,九年叫做通考。

    而考核的等级则定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种!

    考核为称职,口头夸奖再升职!

    考核为平常,挨骂就算完!

    考核为不称职,回家种田去!

    当然,这还得是没有作奸犯科,没有以权谋私的情况下。

    要是捞个百八十两银子,那就只有让人来收尸咯。

    现在出现在这里的奏折,都是接受考满考核的各地方官员自评。

    官员自评是‘考满’的考核手段之一,但占比很低!

    按理说,可以出现在龙案上的官员自评,必须得四品及以上才有资格。

    但这是自考核制度颁布以来的第一次考满,朱元璋可以说是相当的重视。

    他对这次考满的重视程度,完全不亚于洪武三年的第一次科考!

    原因无他,

    这位励志‘驱逐胡虏,恢复华夏,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大明开国皇帝,深知他的大明,完全是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

    他要让这片废墟再次焕发生机,重回鼎盛华夏!

    而要做到这一点,他一個人是完全不够的,还得靠头顶乌纱帽的全国官吏。

    所以,官吏的行政水平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御书房盘龙烛台之下,

    身披龙袍的朱元璋,正坐在那里翻看这些官吏的自评。

    洪武六年的朱元璋,还不到四十五岁,依然是一个身材魁梧,精力旺盛的中年男子。

    可就算精力再好,翻看几百本奏折也难免面露疲惫之色。

    但有一本自评奏折,却是让他一下子打起了精神。

    真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他是越看越有精神,越看眼里的红血丝就越多。

    终于,

    他粗暴的合上了这份落款为‘罪臣雁门县知县叶青’的奏折,并尽全力扔出了御书房大门外。

    “气死老子了!”

    “老子活了这么大半辈子,见过找死的,没见过直接把脑袋伸到咱刀下面的。”

    “这是在自首?”

    “这分明就是要用自己的脖子,考核咱的刀够不够快!”

    “......”

    在门外候着的常侍太监,也是被朱元璋突然的暴怒,给吓掉了拂尘。

    他可不敢无召就冲进去,只是缓缓弯腰捡拂尘。

    就连这动作,都不敢动静大了。

    就在常侍太监捡起拂尘之时,也下意识的看向了这份散落地面,随风摇摆的奏折。

    他也想看看到底是哪位官吏,竟然有如此通天彻地的本领?

    写个自评还能把皇帝老子写出雷霆之怒?

    按理说,官吏的自评无非就是夸张派和保守派两种!

    夸张派就是对自己的政绩各种满意,用华丽辞藻一通夸耀。

    保守派就是看着不吹不贬,实则字里行间都是对自己人品的夸赞。

    但不论是夸张还是保守,都不能让朱元璋如此动怒!

    朱元璋是谁?

    他可是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的皇帝!

    大风大浪他闯过!

    尸山血海他去过!

    勾心斗角的朝堂,他也干得过!

    他确实冲动易怒且嗜杀,但没点本事的人,还真不能让他发这样的雷霆之怒!

    想到这里,常侍太监对这份在门口随风摇摆的奏折,就更加感兴趣了。

    但他不敢,

    满足好奇心还是没有活着重要!

    “来人!”

    “宣亲军都尉府都指挥使毛骧!”

    听着这隔着一面墙都让人耳膜打鼓的龙吼,常侍太监都不敢进去领旨,在门口应了一声就叫人去。

    很快,

    一位身披亲军金甲,目光犀利如剑的将军,走进了御书房。

    “你亲自去一趟雁门县。”

    “赐死雁门知县叶青,凌迟处死,给咱刮碎了!”

    “一定要给咱刮得碎碎的!”

    “看着干嘛?”

    “还不快去?”

    在门外候着的常侍太监,被吓的浑身一紧。

    真就是每说一个字,就拍一次桌子!

    “臣领旨!”

    毛骧行礼一拜之后,也赶紧跑出了门。

    但他也在路过这份依旧随风摇摆的奏折之时,稍稍的停顿了一下。

    很明显,

    他也想看看这个叶青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写个自评还能把自己写成凌迟处死的结局?

    但他也不敢,只有赶紧收拾行李出发办事。


第2章:马皇后揍老朱,合情又合理!

www.bok360.cc 

    毛骧的背影早已消失在常侍太监的视野之中,但朱元璋的火气却是迟迟消不下去。

    御书房内,

    朱元璋叉着腰走来走去的怒骂道:“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别人不是夸自己政绩好,就是夸自己人品好。”

    “这倒好,居然借着考核自评奏折举报自己,还一心求死?”

    “好!”

    “简直是太好了!”

    朱元璋气得鼻孔出气如牛,

    他每次余光扫过依然在外随风摇摆的奏折,眼里的杀气都锋利如刀。

    要知道这可是自洪武三年开科取士以来,朱元璋的第一次考满。

    他都不辞辛苦的亲力亲为,却没想到有人上赶着求死。

    竟然敢把自评写成自我举报信?

    这是什么?

    这是在找死,也是在挑衅!

    纯粹的不给他面子!

    真要是良心发现想要自首,找上级知府不行?

    非要在这时候打他的脸?

    实在是千刀万剐都郁气难消啊!

    “没长眼睛是不?”

    “还不得把这脏眼睛的东西,拿出去给咱烧了!”

    朱元璋看着那依旧在外随风摇摆的奏折,就气得没办法继续工作。

    常侍太监话都不敢搭一句,捡起来就往外面跑。

    也就在常侍太监抱着奏折跑出去之后,就看到一位端着莲子银耳羹的中年妇女迎面而来。

    遇到这位风韵依旧且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不管多么着急的事,都得让到边上站着等她先走。

    不仅如此,还得恭敬行礼:“奴婢拜见皇后娘娘!”

    马皇后见她家朱重八的身边人如此着急忙慌,还额头直冒冷汗,也是停下来问道:“陛下又生气了?”

    常侍太监暗自夸赞,要不怎么说是最了解朱元璋的人呢?

    “回禀皇后娘娘,陛下正发着大火呢!”

    “因为......”

    一通解释之后,马皇后也满眼好奇的看着太监手里的奏折。

    她的好奇心也被勾起来了。

    她也想知道,到底是哪个官员竟有如此惊天文采,写个自评还能把她家重八写出个雷霆之怒?

    不仅如此,还把自己写成了千刀万剐的结局?

    别人不敢看,他马秀英可是一個大写的敢!

    她直接把银耳莲子羹给太监拿着,自己则一下子就拿过了奏折。

    快速浏览之后,她也是震惊无比。

    但她却没有像朱元璋一样,直接就怒气上头。

    她在思考,

    思考这位落款为‘罪臣雁门县知县叶青’的边关七品县官,为什么会借着考满之机如此找死!

    “聚财百万?”

    “还真是敢写啊!”

    “别人是使劲夸自己的政绩,他是吹自己聚财数额不打草稿?”

    “朝廷一年的税收也才几百万两,他一个边关小县就能三年聚财百万?”

    “不对,这奏折有问题!”

    想到这里,

    马皇后就拿着奏折三步并作两步,快速向御书房而去。

    “重八!”

    “重八,你没看出来这奏折有问题吗?”

    御书房内,

    朱元璋好不容易静下心来看其他官员的自评,却看到马皇后又把这份气死人的奏折,拿到了他的面前。

    他好不容易降下来的火气,一下子就又上头了。

    朱元璋大声道:“你这婆娘怎么回事?”

    “不在你乾清宫待着,你跑御书房来干嘛?”

    “还有,这玩意儿你怎么又给咱拿回来了?”

    “拿去你小厨房给咱烧了,别拿这里来脏咱的眼睛!”

    “......”

    朱元璋昂首挺胸,真就是一副严夫训娇妻的样子,看得在边上捧着莲子银耳羹的太监是一愣一愣的。

    不得了不得了!

    他家皇帝老子居然支棱起来了?

    今天的太阳可没从西边出来啊!

    也就在太监暗自惊讶之时,便迎来了马皇后一个暗示的眼神。

    马皇后的这个眼神,他可就太懂了。

    常侍太监放下莲子银耳羹之后,就退着出了门,并屏退了在御书房外当值的所有人。

    也就在常侍太监刚刚转角之时,立马就听到了朱元璋的哀嚎。

    “哎呦哇!”

    “伱这婆娘,老子的耳朵!”

    “这里是御书房,不是你的乾清宫!”

    “......”

    听着这样的声音,常侍太监只是习以为常的摇头一笑。

    他看了看太阳,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太阳是绝对不会从西边出来的!

    御书房内,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揉着耳朵的同时,还横眉冷眼的认真看奏折。

    “看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没?”

    边上的马皇后在温柔质问的同时,又恢复了贤惠妻子的样子,正在为他吹凉莲子银耳羹。

    当然,也不会吹太凉,有温度而不烫嘴就行。

    朱元璋瞪着这气死人的自评奏折,是怎么也看不出来问题在哪里。

    他只知道,因为这份奏折,他又被马秀英这婆娘给揍了。

    这笔账得算在这自称罪臣的叶青头上!

    “哪里有问题啊?”

    “平时不自首,非要在考满自评之时自首?”

    “这不是想死的同时,还要打咱的脸吗?”

    马皇后听后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把温度刚好的莲子银耳羹,塞在了她家重八的手上。

    朱元璋看了看这熟悉的配方,也是一脸的嫌弃。

    “妹子啊!”

    “这东西虽好,也不能隔三差五的就来一盅吧!”

    马皇后只是眉心那么一皱,朱元璋立马就开始往嘴里塞了起来。

    不管是真好吃还是味同嚼蜡,往嘴里塞就对了。

    马皇后只是叹了口气道:“你看看你,气大如牛,眼睛赤红,就需要多吃这个。”

    说着,马皇后就指着奏折中‘聚财百万’四个字道:“雁门县是个什么地方?”

    “是雁门关的所在,是兵家重镇,比得上富庶江南?”

    “再说了,现在的江南之地也没多富庶,还处于致力于恢复民生的阶段。”

    “就那地方当三年知县,就能聚财百万?”

    “他就是把城里的男女老少全拉去上秤,按熊掌的价格卖了,也卖不了这么些钱啊!”

    朱元璋一听,立马就放下已经喝大半的莲子银耳羹。

    他拿起这份奏折瞪大眼睛一看,立马就发现了不对。

    朱元璋满眼震惊道:“是啊!”

    “他得多大的本事,才能在那种地方弄到百万雪花银?”


第3章:臣妾不参政,重八你自己悟!

www.bok360.cc 

    “妹子,”

    “你的意思是,这个雁门知县叶青,在自己的考核自评上写这么些糟心事,并不是真的自首求死?”

    “他是别有用心?”

    马皇后只是欣慰一笑道:“事关朝政,臣妾不便多言。”

    马皇后的这句话,朱元璋是完全明白的。

    后宫不得干政六个字,是大明立国就有的规矩。

    马皇后身为后宫之主,自然是要做出表率。

    可她虽然不干预政事,但她却要督促她家重八不得犯错。

    很明显,这就是在暗示他朱元璋把这份看似找死的自评奏折,往朝政方面去想。

    朱元璋何许人也?

    他就是一个冲动就无脑,可一旦冷静下来,就聪明得让人害怕的主!

    再加上一個细心的马皇后在旁边提点,他还不一点就通?

    “咱明白了!”

    “他是想用这个方法,引起咱的注意!”

    “他一个边关七品县官,无法直达天听,只有用这种办法引起咱的注意。”

    “这些奏折最先去的可不是咱的御书房,咱也不是第一个看的人!”

    “最先去的地方是中书省,第一个看的人是胡惟庸!”

    “......”

    马皇后听到朱元璋的分析之后,也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当前朝局可以说是暗流汹涌,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

    而且淮西集团的优势还越来越明显,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

    但淮西勋贵们却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可以说是到处抢地盘,巴不得所有大明地方官都是他们的人。

    原因无他,

    被他们笼络的大明地方官越多,相权在皇权面前就更说得上话。

    时至今日,大多数的地方官都已经明里暗里的,加入了淮西阵营。

    不论是本身就有爱财之心,还是惧怕权贵,他们都只有加入。

    在这种情况下还敢拒绝淮西橄榄枝的人,必定就是一片丹心昭日月的人。

    与此同时,也是他朱元璋真正该拉拢重用的人!

    而这位远在边关的七品县官,很有可能就是这么一个不趋炎附势的地方官!

    他想要直达天听,可上面却有知州、知府、布政使,以及无法跨过的中书省宰相!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想要直达天听,办法就只有一个。

    那便是‘铤而走险’!

    一个拒绝淮西橄榄枝的人,借着考满之机,写这种激怒他朱元璋的奏折,中书省必定不会扣留。

    不仅不会扣留,还会原封不动的送到御书房,生怕他朱元璋看不到。

    如此一来,直达天听的目的就做到了。

    至于最终结果,就看他朱元璋的心情了。

    很大可能会火气上头,如他所愿,直接赐死!

    当然,

    也有可能考虑到这一层意思,主动派人去找叶青询问情况!

    想到这里,朱元璋立马就抓住了马皇后的手。

    这一刻的朱元璋,只觉得这只四十一岁的手,就是天下最嫩的手,宝贝得不得了。

    朱元璋紧握马皇后的手,笑着说道:“还是咱家妹子细心,咱差点就铸成大错,错杀良臣了。”

    马皇后也是突然少女羞泛滥,一把抽出自己的手道:

    “你最大的好,就是听劝。”

    “不管是不是忠臣贤良,先去调查一番再做决定总是好的。”

    说着,马皇后又看着朱元璋,语重心长道:“重八,你要记住了。”

    “大明立国也不过六年,你的皇位还没有完全稳当。”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你掌握着世人的生杀大权,但也千万不能滥用,一定要慎之又慎。”

    “趋炎附势的小人很多,但忠臣贤能也不少。”

    “小人要用,但忠臣才是你要拉拢的对象!”

    对于马皇后的‘敦敦教诲’,朱元璋还是很受用的。

    他点了点头:“咱听妹子的,咱这就派人去暗查。”

    “宣亲军都尉府都指挥使毛......”

    马皇后的眼里,

    正在下令的朱元璋,直接把自己吓得呆在了那里。

    “重八,伱怎么了?”

    “别不是已经派毛骧去杀人了吧!”

    朱元璋只是缓缓转头看着马皇后,有些心虚的点了点头。

    他的妹子就是懂他呀!

    下一瞬,常备在某个角落的鸡毛掸子,就出现在了马皇后的手里。

    “哎哟哇!”

    “你这婆娘,怎么跟个母夜叉似的?”

    “他还没走远,来得及,来得及啊!”

    “......”

    下午,

    应天城金川门外官道上,

    富商夫妇打扮的朱元璋和马皇后,在一众镖师打扮的护卫陪同下,追上了毛骧等人。

    就这样,他们拉着好几大车货物,踏上了去雁门县的官道。

    对于朱元璋他们的突然驾到,毛骧也很是好奇。

    说好的让他直接去赐死就完事,怎么又要亲自带队去暗查呢?

    但转念一想,他又立马想通了!

    朱元璋说一套做一套,早就已经不足为奇了!

    指不定就是为了演给胡惟庸他们看的呢?

    想到这里,

    头前开道的毛骧也就不再多想,只是安心赶路。

    其实,朱元璋和马皇后亲自去雁门县的原因,根本就没有毛骧想的那么复杂!

    本来朱元璋是想写封密旨,让毛骧密查就完事的。

    但马皇后却想出来旅游了!

    大明开国六年,他们两口子就分工苦干了六年,愣是没有放过一天假。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沿着徐达当年北伐的路线走一走,看一看北方百姓的疾苦。

    既亲身考察了北地民生,又调查了叶青上书求死的真相,还顺便出来散了心。

    最主要是的,她很多时候都可以从旁提醒朱元璋,以免错杀良臣!

    至于朝中事务,直接交给实际上的大明副皇帝朱标就成!

    近一个月后,

    雁门县界碑前,

    头前开道的毛骧,突然就一下子勒停了胯下黑马。

    而他的身后,

    不论是拉着贵重货物的马车,还是载着朱元璋和马皇后的豪华马车,也都先后跟着来了个急刹车!


https://www.bok360.cc/book/189298118373316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