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龙仙婿
流浪的蛤蟆 著
类别:武侠仙侠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831184
天帝有碑,名曰琅嬛。先天地而生,备载世间万法,藏诸玉京,纵万古金仙欲求一观不可得。 有妖号大圣,倒翻天宫,致天碑落人间……
https://www.bok360.cc/book/1893007134034620416.html
1、白胡子老爷爷
www.bok360.cc
“小虫!小虫!快出来。”
有些憨厚的小男孩应了一声,快步走出了大门。
门外七八个岁数相仿的少年见到了他,立刻都欢喜了起来。
一个眉清目秀,衣衫也颇整洁的少年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的说道:“最近村子里来了好多外人,都在打听山中的那座石碑,我们想了一个赚钱的法子,你快来跟我们一起。”
小虫官名叫做王冲!
因为冲虫同音,故而被村中的小伙伴呼为小虫,是个颇有亲近之意的昵称。
小虫憨厚的脸上打了个扑愣,呆呆的问道:“你们有什么赚钱的法子就去做呗!干嘛非要叫上我?你们都知道我娘亲管的严,不可能跟你们一起玩闹。”
几个少年顿时都嬉笑起来,不住的挤眉弄眼,还是那个眉清目秀的的少年抢先说道:“我们不要你偷跑出来,只要你把那座石碑在什么地方画成地图,我们拿去卖给那些外来的人,也不费什么事儿。”
小虫摇了摇头,说道:“我可不知道什么石碑。你们想要赚钱就去,娘要我背文章,没空陪你们玩耍,先回去了。”
小虫挥了挥手,缩回了自家大门内,几个少年面面相觑都没了主意,一起望向着眉清目秀的少年。
眉清目秀的少年忍不住骂了一句粗话,招了招手,把大家聚拢起来,压低了声音说道:“当初那个白胡子老爷爷,把我们带去山里看那座石碑,现在我们都记不得进去的路了,但小虫有过目不忘之能,他一定记得。”
有个身材高壮的少年忍不住问道:“小虫不肯,你难道还有什么办法?再说,我们都不记得了,他也未必就能记得。”
眉清目秀的少年恼怒的叫道:“那些人在村子里宣称,愿意出几百两银子请人带路,你知道几百两银子是多少钱?你们家十辈子都积攒不起来,足以买下我们大半个村子。”
高壮的少年登时不吭声了,讪讪的问道:“我们该怎么办?叶九儿你鬼点子多,快想个主意,我们好去弄那些外来人的银子。”
叶九儿思忖了一阵,猛然一拍大腿叫道:“我有办法了,你们先跟我来。”
这些少年呼啦啦,转眼就走的没了影子,小虫家门前又复冷落下来。
小虫微微支着耳朵,听得外面的人都走了,也不禁有些神思散逸。他本来就生的有些憨厚,神思不属之时,更是有几分呆头呆脑。
“那个白胡子老爷爷,把村子里的少年都带去了大山中,让我们去读那些碑文。那些碑文真古怪,居然都不是现在的文字,大家一个也不识得。白胡子老爷爷见我们都不识得石碑上的文字,就恼怒了,想要杀了我们,后来也不知什么原因,把大家都放了回来。”
小虫的手忽然抖了起来,一股寒意生自心底,从骨头里迸发出来深深的恐惧。
当时大家生死悬与一瞬,危险的紧,他不明白为何同村的孩童,回来后都不记得当时的事儿了?
所以小虫再也不想沾染这事儿,宁可借口读书,婉拒了村中小伙伴。
他恹恹的回到自家书房,坐在了平日读书的书桌前。书桌上有三十六页宣纸,每一张都用蝇头小楷写满了古怪的文字。小虫仗着过目不忘的本事,生生把那日所观碑文的样子都记住了,回家后默写了出来。
这件事儿,他跟谁也没有说起。
望着这几十张宣纸,小虫楞然发呆了一刻,他已经反复看了好多遍,也找了家中的古书来对照,仍旧一个字也辨识不出来。
这些文字看的久了,隐隐有一种蛊惑心神的力量,十分之古怪。
小虫听得房门外有脚步的声音,连忙把默写的碑文丢入火盆,做出认真读书的样子。
过不多时,王冲的母亲娉娉婷婷走了出来。
他母亲虽然相貌丑陋,但风姿颇佳,一举一动都有大家风范,看见儿子努力读书,也觉心下安慰。
王冲的母亲原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少女时以诗书闻名乡里,只因为形貌丑陋,虽然嫁给了读书人家,丈夫也是科举出身,从县令一路做到了侍郎,夫妻间却颇不和睦。
生了儿子之后,因为丈夫屡次纳妾,也少来他房中,王冲的母亲干脆跟丈夫请求自回原籍看守旧宅,大家都落得清净。
王冲的父亲一口答应,把他们母子送回乡下老宅。
王冲的母亲伺候公婆,整顿家院,教抚儿子,颇有一番主母气象,反倒不甚在意朝中当官的相公了。
只是她胸中总有一口闷气,就指望儿子能出人头地,给自己争此一番头脸,所以教导颇严厉,小虫平时也最怕母亲发火。
小虫读书勤奋,又天生记性绝佳,但凡读书,一遍下来就能过目不忘,三五遍通读就能倒背如流,虽然因为性子沉闷,看起来呆头呆脑,实际上却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
母亲知道儿子必有出息,将来十之八九能金榜题名,不枉了自己一番教导,心头欢喜之余又有些担忧。
前些时候,全村的孩子都被一个白胡子老头不知施展了什么奇异法术,在半夜里尽数摄走,去看什么碑文。
虽然又都送了回来,孩子也都无事,却闹的沸沸扬扬,她十分担心儿子再出什么岔子。
母亲瞧了一会儿,忽然说道:“冲儿,你如今也有十二岁了,已经中了秀才,明年该去乡试,为娘打算送你去书院读书。”
小虫大吃一惊,起身叫道:“娘亲怎会想到送儿子离开?”
母亲叹了口气,说道:“前些时日那件事儿,着实把为娘吓怕了,再有个什么黑胡子老头,黄胡子老鬼把你捉了去,为娘也不要活了。”
小虫微微一震,顿时没了话说。
他娘亲顿了一顿,又说道:“咱们村子最近又多了许多外来人,都要打听那块石碑。那块石碑不知什么来路,但总归不是好东西。万一这些人知道你们这些孩子都去瞧过石碑,来寻你们麻烦,也是一件大大不妥的事情。我已经安排好了马车,今日便可上路。你走的时候,把月牙儿带在身边做个贴身丫鬟,再把六子带上做书童,有他们两个照顾你,为娘也就放心了。”
2、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
www.bok360.cc
小虫忽然生出冲动,跪在地上,叫道:“娘亲,我们一起走吧!我总觉得村子里不甚安稳,也担心娘亲有事儿。”
母亲笑道:“这孩子却说什么胡话?此是咱家老宅,祖宗家业祠堂尽在,娘亲哪里能够离开?”
他苦苦劝了几句,见娘亲不听,也无话可说,只能双膝跪倒磕了两个头,跟娘亲殷殷道别。
子女对娘亲的眷恋是与生俱来,此时要跟娘亲分开,小虫年纪幼小,还不太明白什么是悲伤,只是隐隐有一种感触,自己怕是很久都要见不着娘亲,心底甚是不舍。
自从上次出了事儿,被人在宅院中就把儿子捉了去,王冲的娘亲心头一直都悬着,要不然也不会把心肝儿似的孩儿送去外乡读书。
她是个极有决断的女子,既然下了决心,绝无半分耽搁,扯了儿子的手,带了他去后院。
马车和盘缠,还有包裹,以及贴身的丫鬟和书童,都是早就备好的,就连赶车的车夫都是挑的稳妥老家人。
王家数代诗书传承,王冲的父亲又在朝中做官,家中有几百亩良田,仆厮丫鬟庄汉百余口,平常日子还算富足。
王冲的娘亲担心孩子,把家中最得力的老家人王伯派给儿子,六子就是王伯的小儿子,父子俩都是王家的家生奴才,服侍了几代人,最为可靠。
小虫虽然不愿意离开娘亲,但也知道娘亲性子最拗,违逆不得,泪眼婆娑的跟娘亲道别,上了马车,趁着天色还早,匆忙上路了。
王伯知道主母担忧小少爷安危,故而一路上把马车赶的颇急,想要在天色擦黑之前赶到投宿的城镇。
马车内的主仆三人,六子倒是还好,小虫也尽支持的住,反倒是月牙儿俏脸发白,被颠簸的翻江倒海也似,却不敢动弹,只能强行忍住,不知有多难受。
月牙儿原是王冲娘亲身边的丫鬟,小丫头眉目清秀,是个小美人胚子。王冲娘亲颇为喜欢这个小丫鬟,是给儿子内定的妾侍,只等他长成,就做主给两人圆房。
若非担心儿子出门在外,没有人服侍,还不会这么早就指给小虫。
小虫瞧见月牙儿脸色发白,从袖中取了一条丝巾递了过去,悄声说道:“月牙儿姐姐,你要是难受,就吐在这丝巾上。”
月牙儿欲待拒绝,但实在忍不住了,哇的一声就吐了出来。
小虫张开了丝巾,一丝也没错过,包了脏物,随手抛出了车外,又从袖中再取出了一条丝巾来,招呼六子开了水瓶,蘸了些清水递给月牙儿。
月牙儿擦了擦嘴,这才觉得好些,满脸羞涩的说道:“月牙儿不争气,又给少爷添了麻烦。”
小虫一笑作罢,也并未有什么甜言蜜语哄这个小丫鬟。他自小读书,颇知礼节,又得了娘亲教诲,故而对月牙儿虽然亲厚,却不会有甚非分之念,也不敢过份热络。
月牙儿吐了出来,感觉好些,又喝了几口清水,正要问一声什么时候才能到前面的投宿城镇,忽然拉车的马儿一声长嘶,马车猛然震动,险些把这个小丫头抛出车外去,还是小虫拉了她一把,这才让月牙儿坐稳。
不用自家少爷说话,六子就揭开门帘,往外望了一眼,急忙缩了回来,低声说道:“我们好像碰到打劫的贼人了。”
小虫微微一震,他读书甚多,平时看起来木头木脑,心思却十分清明,知道真是遇上打劫,躲在车里也无用,起身揭开了门帘到了车外。
王伯这会儿已经不知该说什么好,吓得全身发抖。若是遇到强人打劫,王伯也算是走南闯北,颇有见识,绝对不会怕成这个样子。
小虫在车上站起向前面望去,却哪里是什么贼人?只见一个全身黑毛,骨头都露在外面的怪物,正在口喷黑烟,啾啾诡笑。
这等凶异凌厉的鬼物,宛如积年的老尸破棺而出,光天白日的四下里行走,不知道行得多深厚,怎么不骇人?
小虫心底害怕,但这怪物只是乱叫却不动手伤人,他咋着胆子拱手一礼,尽量把声音放缓,一字一句的说道:“这位前辈!你已经修成道法,料想也不会为难我们这些凡人。人间钱财,估计前辈也不在乎,若是需要什么血食,尽可取了王冲的性命去,还望放过我这些家人。”
怪物啾啾叫了两声,忽然往后退开。
一个身材矮小穿着黑色道袍的中年人从怪物的背后走了出来,刚才他被怪物挡住了,所以几人没能看到。
黑袍中年道人冷笑了两声,说道:“你小子倒也有些骨血之气,我只是问个路罢了,贫道虽然出身邪宗,却是不轻易伤人的。”
小虫拱了拱手,心下稍定,问道;“前辈欲去何处?”
黑袍中年道人又是冷笑两声,这才问道:“小寒山在哪个方向?”
小虫心下微微吃惊,小寒山便是那座石碑所在之地,当下毫不迟疑的抬手一指,说道:“这附近有六七座山,小寒山是其中不甚起眼的一座,在那边方向,山上有一座土地庙的便是。”
黑袍中年道人点了点头,一拍那头全身黑毛骨头都露在外面的怪物,低声呵斥道:“快跟我走。”
怪物长长吸气,喷出了一口浓浓黑烟,这口黑烟凝聚不散,把黑袍中年道人包裹了起来,缓缓向天上飞去。
王伯往后一倒,吓的全身都虚脱了过去,小虫叫了几声,这才颤巍巍的起身,叫道:“吓死老汉了!平生第一次见到这等凶狠的妖物。”
王伯喘息得几口气,擦了擦汗,有些惭愧的说道:“老汉还不如少爷,居然面对如此怪物也能对答如流,不生丝毫惧色。”
小虫只是摇了摇头,淡淡的说了一声:“走罢!”就走回了车厢内坐下,其实他也已经被吓的全身发抖,冷汗湿透了衣衫。
马车才前行了几步,六子叫了一声,喊道:“那个老道人好像丢了东西,必然是件法宝!”
他一跃下地,片刻后就握了一枚铜环上来。
王伯有心想要训斥小儿子,碍于自家少爷的面子,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说,赶着马车继续上路了。
3、操御铜环
www.bok360.cc
月牙儿颇为害怕,躲的稍远了一点,期期艾艾的说道:“老道人的东西,说不定有什么鬼,你还不赶紧扔了,万一被邪祟沾身,可就糟糕大了。”
小虫胆子颇大,随手接过了铜环,只瞧了一眼,不由得一愣。
这个铜环上有六个阴刻的文字,这种文字他这几日看的多了,正是深山中那座石碑上的碑文。
少年暗暗忖道:“这枚铜环上阴刻的文字,跟那座石碑上的文字一般,难不成这些文字是什么咒语?学懂了就能翻天覆地,挑山赶海?”
小虫性子木讷,平日里多是学习诗文,可偶尔也会看一些闲书,知道这世上有奇人异士,亦有神仙之辈,这些人有呼风唤雨的法力,翻江倒海的神通,精通无数厉害的本领。
前些时候,把村子里所有孩子都捉走的白胡子老爷爷便是类似的人物,能够平地摄起一股旋风来把人裹着飞走,方才遇见那个身材矮的黑袍道人也是此等人物,可以驱使怪物飞天遁地。
只是等闲人一辈子都见不着奇异人物,据说历朝历代帝王渴求长生之法,穷搜天下,却也找不见正经的仙家,最多能捞到几个江湖术士,虽然有些法术,却不懂得长生之门。
小虫诗书传家,娘亲谆谆教导,希望他能金榜题名,做出一番事业来,绝不希望儿子出家学道,但他又怎能不生幻想?
小虫默默背诵碑文,跟铜环上的六个文字一一对照,不过片刻,就找出了十余处相应的文字。这十余条碑文,大多只有两三个文字相应,完全包含铜环上六个文字的碑文只有三条,每一条碑文都比铜环上的文字多出数倍,甚是冗长。
小虫闲来无事,从书囊中抽了一张白纸出来,把那三行完全包含了铜环上六枚文字的碑文写下来,反复揣摩,路上也没别的事儿,权且当作一种消磨时间的游戏。
月牙儿只当少爷是在读书,不敢打扰,六子性子活泼,一会儿就没了耐心,兴致勃勃望向车外,看沿途的风景。
马车行了数个时辰,到了傍晚时分,王伯出口提醒,前方不远就是宿处。
小虫这才放下了铜环和写了三行古怪文字的纸页,微微抬头正要揭开门帘看一眼,忽然眉心金星乱冒,不由得身子微微一晃。
月牙儿见状,连忙过来扶住,六子也问了一声:“少爷可是书读多了有些头晕?”
小虫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儿,心下却惊讶万分,一道堂皇大气,清光如昼,隐变无常的文字悬在眼前,宛如一条活鲤鱼,窜来绕去灵活无比。
正是那三行文字之一!
小虫微微惊讶,试着把精神集中。
这道堂皇大气,清光如昼,隐变无常文字微微放光,似有一种奇异的力量在流转,被他藏入袖中的铜环忽然轻鸣了一声。
这声轻鸣极微,王伯,六子和月牙都不曾听到,小虫也不动声色,丝毫也不表现出来。
王伯驱车进了一处小城,在城中唯一一家客栈安顿下来。
吃过了晚饭,四人便分头安歇。
小虫跟月牙儿住在一间套房,月牙儿在外间,他在里面一间,王伯带了六子去车上安歇,好节省些住宿的钱。
小虫赶路一日,也颇疲倦,稍稍读了一会儿书,就精神不支起来,上床沉沉睡去。到了半夜,忽然尿急,小虫爬起身来到了外间,也不去吵醒月牙儿,寻了净桶嘘嘘哗哗起来。
放了一场水,小虫浑身轻快,也没回去睡觉,推开了窗户,望了望外面的月色,顿时生出了几分兴致。
王冲的娘亲管束颇严厉,他虽然是个极听话的孩子,心中也觉得束缚,远游求学,离开娘亲,分外不舍,终究是去了羁绊,未尝没有几分雀跃之意。
小虫瞧着外面月色,不由得心头畅快,忽然生出了想要把银盘般的月亮纳入掌中之念,随手向夜空抓去。
他也知道此举不过是妄念罢了,根本没人可以抓握月亮,这个念头是兴之所致,纯出自然,毫无杂念。
手臂探出,那道堂皇大气,清光如昼,隐变无常文字微微放光,有一种奇异的力量在流转,忽然钻入了袖中,袖中所藏的铜环倏忽暴涨了近倍,呜呜的一声,应念飞了出去。
小虫不由得吓了一跳,情不自禁的五指合拢虚虚一抓,那枚铜环嗡嗡两声,又复缩小到原来模样,倒飞了回来,被他一把抓住。
小虫呆愣了许久,惊喜交加,暗暗忖道:“那道堂皇大气,清光如昼,隐变无常的文字,居然能驾驭这枚铜环变大变小,飞来飞去!”
“莫不是仙家妙术?”
小虫再试了一次,那枚铜环却不动了。
他努力尝试了几次,忽然福至心灵,默默存神,念想了一会儿碑文。
过得小半个时辰,小虫只觉得心如晶莹剔透的湖水,一念生出,方才的那道碑文从脑海中飞出,落入手中的铜环上,果然驱使得这枚铜环缓缓飞起。
小虫心头微生欢喜,杂念生出,那枚铜环咣当一声就跌落在地。
他微微吃惊,怕吵醒了月牙儿,抓起铜环偷偷溜回床上。
小虫本来人就颇聪明,有了两次经验,渐渐摸到了关窍,每三五次中总有一次能驾驭了铜环飞起,就算失手落在床上,有厚厚的被褥承接,也不会有甚响动。
小虫玩的不亦乐乎,直到雄鸡唱晓,天色微亮,知道白天还要赶路,才恋恋不舍收了铜环,强行合眼,温养精神。
第二日,王伯仍旧驱车赶路,小虫一路上也懒得说话,手持一卷书,却不去看,只是反复默背碑文。
他昨日以一道碑文操御铜环,能大能小,能飞能回,隐隐明白,那座石碑上的文字应是仙家秘术,奥妙无双。
石碑上的文字,总计有三百六十五行,他也不知道都有什么功用,当日不过强行记忆,生怕久不温习,忘记一星半点,未免追悔莫及。
月牙儿和六子不敢打扰少爷“读书”,三个孩子都没甚言语,显得车上颇为气闷。
晃眼就是三四日过去,王伯赶着马车到了白鹭城,也就是王冲娘亲让他来读书的地方。
https://www.bok360.cc/book/1893007134034620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