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赵括,最喜欢纸上谈兵

我是赵括,最喜欢纸上谈兵

文心呈 著

类别:历史军事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4 总字数:482462

当赵括有了 “纸上观兵”的能力,那长平之战中赵军还会大败吗?当赵军在长平之战中没有大败,那赵国会一蹶不振吗? 赵孝成王还会被称为昏君吗?当赵括有了现代人的思维,那嬴政还能一统六国,成就大秦霸业吗? 直到那天,赵括开了全地图......


https://www.bok360.cc/book/1893018695595847680.html


第1章 入局

www.bok360.cc 

    公元前260年9月。

    原韩国上党郡,长平战场烽烟滚滚。

    韩王山西侧的一个庞大军营里。

    一个30岁左右的将领正披头散发地看着矮榻上的地图。

    “死局,全是死局.......!!!”

    将领充满血丝的双眼中,充满着疲惫。

    他已经穿越过来十天了,可是对着这千古死局依旧毫无办法,纵使知道秦军可能会采取的战略又怎么样,整整45万大军已经被一分为二,粮道被完全断绝,此时他已经束手无策了。

    “如果能早来一个月,此战还尚有转机,但此时已晚矣!”将领口中不断呢喃着。

    “杀神白起,果然名不虚传啊!难道我就这样看着自己这45万大军在一个月后,被全部坑杀,只留下230个幼兵跑回赵国?”

    赵括心中实在无法忍心这样的惨剧发生,纵然他的灵魂与现在的赵国毫无关系,但他一个河北人,放到现在也属于赵国的领土,看着老乡们像猪一样被活埋,他心里也万分愧疚。

    “难道我刚穿越不到一个月,就要穿回去了?也不知道死了能不能穿回去?”

    “报!偏将军高平求见。”一个兵士的传令声打断了赵括的空想。

    “嗯!”他的语气有些无力。

    “将军,王将军回来了,前去突围的士兵只剩下了3000人......”

    赵括面无表情,此刻他也有些麻木了,这几天这样的消息已经太多了。

    “还有何事?”

    高平抿了抿有些干裂的嘴唇,似是不知道如何开口。

    “说吧,再坏的消息又能如何?”

    “将军,现在大营中人心惶惶,加之口粮减半,许多兵士都开始有了不满,末将唯恐发生哗变!”

    沉默了一会儿,赵括开口,“营中军粮还够士兵吃几天?”

    高平对自家将军这两天的大白话,也已经习以为常了,在这个特殊时期谁也顾不上拽文了,因为能不能活过这一场战争都是未知。

    就连高平这样的军队高层也对局势充满了悲观,随时准备战死了。

    “最多20天!”

    “好了,我知道了。”

    “末将告退。”高平刚打算离开,突然又从怀中拿出了一张地图,“对了,将军,这是斥候绘制的最新舆图。”

    “嗯...”

    赵括接过地图,平摊在矮榻之上。

    当赵括将视线集中在长平关时,眼前的画面顿时一变。

    他彷佛升到了高空,在高空向下俯瞰,他看到了绵延的山岭上有一座雄关,关口上插满了“秦”字大旗。

    隘口上、关卡里密密麻麻的士兵,正在井然有序地来回穿梭着,赵括估算起码有两万人左右,他将视线继续向下,最终他停在了长平关上空约50米左右的地方,就再也降不下去了,看来这就是极限了。

    不过,这也足够了!

    赵括闭上了眼睛,再重新睁开时,他又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之中。

    高平此刻正准备转身离开。

    “等一下,高将军。”

    高平闻言,立马又转过了身,看向赵括。

    此刻,赵括又将视线集中在故关,果然又是一座雄关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然后,他便将两张地图进行了对比,发现很多地方都存在不同。

    “呵呵,没想到堂堂大将军的军用地图竟然会出现这么大的纰漏,用这种地图打仗,能赢才怪。”赵括心中的怒火不断蹿升。

    “这张舆图是哪些斥候所绘?”赵括指着之前的那张地图。

    “是......是前军所属。”

    “皆斩!”

    “喏!”

    待高平走后,赵括再次看向了地图,整个长平地区的军事部署都在他的眼前一览无遗了,“看来这就是我用来扭转乾坤的能力了!!!”

    ......

    “武安君果然不愧是战神!”

    在详细观看了秦军在小东仓河以西的布局后,赵括不由得感慨道。

    如果没有这个“纸上观兵”的能力,赵括是绝对干不过白起的,因为此刻秦军对赵军的包围可谓滴水不漏。

    秦国60万大军北侧依托金泉山、羊头山,南方依托丹水,中间沿着小东仓河,将整个赵国军队分成了两个部分,在地图上形成了一个横着的“日”字,秦军构筑的包围网几乎可以让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更别说突围。

    如果一个月前赵军凭借着尚存的士气和粮草,集中全力攻击一处,尚有可能断尾求生,那么现在绝对是十死无生了。

    赵括又看向了小东仓河以东的地方,自从赵军被秦军沿着小东仓河一分为二后,赵括已经收不到那边的任何信息了,而赵军的粮草基本都在小东仓河以东,所以才造成了目前赵军缺粮的困境。

    小东仓河以东的包围显然要比对赵括本部的围困要宽松一些,毕竟整个赵军的主力都在此处,此时赵括也不得不埋怨前身的作死行为,竟然被白起的诱兵之计忽悠到这种程度。

    此刻,赵括看到小东仓河以东的赵军还在,粮草也没有出问题,他就知道了白起的想法,先集中全力围死西边的主力,东边的也就不战自溃了。

    “这算是给我留了一丝机会吗?”

    赵括看向地图,观察着秦军那滴水不漏的包围圈,“既然对方静止的时候可以保持滴水不漏,那我就只能先让你动起来了。”

    “来人,召各位将军入帐议事。”

    片刻之后,整个赵军的八位将军全部来到了赵括的营帐。

    “见过将军!”

    “诸位请坐!”

    “告诉各位一个好消息,东线的司马将军已经打通了粮道,我们很快就不再缺粮了。”

    “真的吗?”

    “太好了!”

    “这可是大喜事啊......”

    不过还是有几位将军心存谨慎,“赵将军,此事确实吗?是否为秦军诡计。”

    赵括面色淡然,摆了摆手,“此事千真万确,诸位不必疑心。”说完,他给了高平一个眼色。

    高平见状,急忙大声回应,“将军的话,还能有假?而且报信的斥候我也见过。”

    高平果然不愧为赵家家将出身,对赵括确实忠心不二。

    其他将军听到高平信誓旦旦的话语,不由得都信了。

    “从今天起,将士们的口粮回到正常,增加日常操练,将马匹喂得饱饱的,我们将秦军给打回去。”

    “喏!”

    待其他人走后,高平又来到了赵括营帐。

    “将军,粮草的事......”

    赵括摆了摆手,“粮草的事,你不必担心,我现在给你一个重要的任务。”

    “请将军示下!”

    “从明天起,你率兵砍伐树木,做成木桥,记住一定要秘密进行。”

    “将军,你是要......”

    “你自己知道就行!“

    “喏!”

    -----------------


第2章 运动战

www.bok360.cc 

    三日后。

    赵军大帐。

    “诸位将军,现在士气如何?”

    “禀赵将军,将士们听闻东线已打通,粮道已复,士气大振。”

    赵括满意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们也要让秦军动一动了。”

    “请将军示下!”

    “孙瑾、王铎,两位将军听令。”

    “属下在!”

    “你二人带领麾下骑兵,在故城以南200里处的小东仓河架设浮桥,全力猛攻秦军,待秦军主力赶至则退回西岸烧毁浮桥。”

    “喏!”

    “李洪、张武,两位将军听令。”

    “你二人率领麾下骑兵,在丹水河,光狼城方向架设浮桥,进攻秦军,记住何时进攻听我指令。”

    “喏!”

    “李将军率领步兵,随孙、王二位将军身后,一旦骑兵攻破秦军,你则紧跟而上,如若秦军主力将至,你则率军在路上设伏,阻击秦兵。”

    “张将军率领麾下......”

    “李将军率领麾下......”

    “喏!”

    “高平,你跟随本将居中指挥。”

    “喏!”

    随着赵军整个军队发生大范围的移动,秦军的包围圈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

    中军帐中,赵括将眼睛死死地盯住了地图。

    此刻,他的视线正注视在故城以南战场上。

    赵军的骑兵已经通过浮桥来到了小东仓河东岸,与包围的秦兵发生了直接的碰撞。

    在骑兵方面,赵国的胡服骑射果然不愧为战国第一,特别是在这种兵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可谓势如破竹,连连突破秦兵的防线。

    秦军大营中,一个须发斑白的将军,正在听着属下的汇报,由于为了隐藏自己已经来到长平的消息,所以他下令任何人都不准称呼他的名字或者姓氏之类的,因而手下的各位将领都只是称呼他为将军。

    “将军,赵军攻势甚猛,故城方向已经快守不住了。”

    白起皱着眉头,看着地图,“先等等,让何将军再抵挡一阵。”

    “喏!”

    “赵军的其他部署呢?”

    “禀将军,整个赵军都正在不停地行军之中,具体目标斥候尚未传来。”

    “接着探!”

    “喏!”

    “这个马服子到底想干什么?”白起低声说道。

    “我猜是狗急跳墙了,赵军此刻的军粮已经没有多少了,估计想拼死一搏。”副将王龁出声回道。

    白起没有回答,他总觉得有些蹊跷。

    此时,正在观看地图的赵括笑了笑,“白起果然沉稳,这种程度了,故城和小东仓河沿岸的守军依旧纹丝不动。”

    “那我就加把火!”

    “传令,让李将军率领步兵,渡过小东仓河,合击秦军。”

    随着赵括的一纸军令,大约一时辰后,小东仓河的秦军瞬间被攻破,整个秦军包围圈出现了缺口。

    此刻,赵括并没有下令乘胜追击,而是要求骑兵就地驻扎保护浮桥,步兵在浮桥以北放下铁索,设下埋伏,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故关的秦军竟然驾驶着小船顺流而下,估计很快就会来到战场,如果贸然追击势必会被烧毁浮桥截断后路。

    很快,当秦兵的小船来到浮桥以北时纷纷被截停,两岸的赵兵则以弓箭射之,秦军顿时死伤惨重,很快就被歼灭。

    秦军大营,因为故城方向的援兵被全歼之后,白起也有些坐不住了,他担心赵军顺势向北攻破故城守军,那么他的整个包围圈,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漏洞,而且是补都补不上的漏洞,因为故城以北就是赵国的区域,赵军可以轻易得到后勤辎重。

    所以,他急忙下令:所有小东仓河沿线的秦军急速前往故城方向,务必保证故城不失。

    盯着地图的赵括几乎是瞬间就看到了秦军的动向,

    赵括发出指令,要求所有故城方向的赵军马上撤回小东仓河以西,收回浮桥,同时沿小东仓河南下,前往光狼城方向。

    其实赵括也想到了攻下故城,秦军的包围圈必然会出现很大问题,但他还是决定放弃,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赵括的能力,对攻城战作用不大,万一秦军死守,那赵军粮草不足的问题就会完全暴露出来。

    第二是即便攻下故城,赵军的后勤也不一定能得到保证,因为赵国的情况他很了解,赵孝成王几乎把能搜刮来的粮草都搜刮来了,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再提供支持。

    所以,当秦军来到故城战场时,只剩下了一地尸体,赵军的影子都没看到。

    秦军由于没有最新的指令只能暂时驻扎在故城。

    这样,整个小东仓河沿线的守军,基本上都集中在故城附近,其他地方就开始出现薄弱情况。

    赵括等的就是这个情况,他要合理利用时间差,来攻击秦军防御最薄弱的环节。

    此时,光狼城方向的李洪、张武也接到了命令,马上开始搭建浮桥进攻秦军。

    不过在这片战场上,赵军的进攻被挡下来,因为秦军的精良部队也是驻扎在此处。

    这种情况,赵括也在地图上看到了,所以他之前要求孙瑾、王铎的骑兵急速南下,就是为了合兵全力攻打此处的秦军。

    随着孙瑾、王铎的骑兵加入,秦军的兵力就远低于赵军,即使秦军作战勇敢,也很难抗衡赵军的兵力优势,这可不是一个月之后吃不饱饭、饿着肚子的赵军,而是吃饱了喝足了,士气可用的赵军,因此秦军在巨大的压力下,也在不断地向着光狼城的方向靠近,同时整个丹水河防线的秦军也在暗中缓缓靠近,意图再次上演一把断绝后路。

    可惜,秦军的动向几乎在瞬间就被赵括察觉了。

    于是,他叫来了高平,“高将军,我们该出发了!”

    同时赵国中军大帐的最后几个命令也发了出去。

    此时,丹水河战场,正当秦军想要将赵军引向光狼城的时候,赵军却突然停了下来,开始在丹水河南岸安营扎寨。

    这使得秦军顿时坐蜡了,因为此刻秦军的主力兵种是车兵与步兵,骑兵数量最少根本无法和赵军抗衡,所以当赵军扎好营寨之后,秦军的车兵只能暂时离开战场,而步兵遇到骑兵根本就是送菜,所以整个战场顿时向着双方对峙的方向发展。

    对峙?这可不是赵括所希望的,因为整个赵军这时的粮草就只够三天的了,所以当他赶到丹水河南岸时,立即要求所有赵军向着东线进发,那里可是有着10万赵军和几乎全部的粮草。

    当秦军发现赵军营帐一空的时候,赵括已经离开了两个时辰了。


第3章 转移

www.bok360.cc 

    秦军大营。

    白起在地图上知道了赵军行进的方向后,很快就猜到了赵括的意图,“看来赵军的目标还是粮草啊!”

    “将军!我们应该马上派出兵士进行阻拦。”

    白起摇了摇头,“来不及了,不过王将军你也不必过于担忧,赵军只是从一个牢笼跳到另一个牢笼而已。”

    “即便获得了粮草也不过多坚持几个月而已,我大秦的国力可不是区区赵国所能比的。”

    “将军所言甚是。”

    子时时分,行军了近3个时辰的赵军,终于冲破了秦军丹水河沿线的包围,与东线的赵军成功会合,此时的赵军才真真正正的达到了45万。

    整个大粮山山谷都被赵军划为了营地,45万军队让此地几乎成为了一个小型的城市。

    此刻,中军大营。

    赵括很高兴,因为他的第一步战略规划基本完成了。

    “非常好,各位将军都安然无恙!”

    “全赖赵将军居中指挥,算无遗策。”

    赵括摆了摆手,“诸位过誉了,不过这只是我们击败秦军的第一步,望诸位将军以后切勿骄傲轻敌,让秦军有可乘之机。”

    “谨遵将令!”

    .......

    当赵括再次拿起地图时,已经是早上了。

    此时的秦军似乎并没有发起进攻的姿态,看来这位杀神白起还是想着围而歼之,尽可能地降低秦军的损失。只不过赵括现在可不是什么软柿子,他叫来了高平,“高将军,邯郸那边联系上了吗?”

    高平摇了摇头,“虽然我们收不到邯郸那边的消息,但是此时营中还有几只信鸽,应该能把消息传出去。”

    赵括想了想,“还是试试吧,即使失败了也没事!”

    他在每一块布上都写了几个小字,交给了高平,“将这个消息发给大王,用上所有信鸽。”

    “喏!”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赵括下令将粮草充足供给兵士,同时调动军队对秦军的包围圈不断地发起进攻,由于赵括的先知先觉,赵军始终占据了上风,秦军虽然损失不小,但凭借着前期积攒的优势依旧将包围圈维持了下去。

    此时,大营中的赵括看着秦军的布局图,脸上露出了笑容,“终于等到机会了。”

    此时的秦军已经被赵括通过多次分兵、攻击、引诱等各种手段,将大部分的兵力集中到了包围圈的西线。

    因为做得非常隐秘,除非秦军也有人拥有赵括一样的能力,否则很难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

    赵军中军大营。

    “诸位将军,此刻秦军大部分兵力已经被我引到了西线,我们的机会来了!”赵括此时的心情确实不错。

    不过其他将军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了。

    引到西线有什么用吗?东线那边即便突破了,作用也不是很大,因为那里不是河流便是山脉,从那里也回不到赵国,更不可能打败秦军。

    赵括并没有多做解释,因为在他眼里这些将军此刻的作用更多是工具人的功能。

    “诸将听令!”

    “明天,我将亲率20万大军,南下丹水前往河内郡,届时高平、李洪、张武、孙瑾四位将军跟我一起,剩下的诸位则在大粮山隘口,修筑工事,静待时机。”

    “请问时机是什么时候?”一位将领问道。

    赵括摇了摇头,没有解答而是命令道:“我明天只带3天的军粮,剩下的粮草都交给你们,你们只需守住隘口,保存实力即可,即使秦军路过也不要去进攻,明白吗?”

    “这......”剩下几个将军面面相觑。

    “你们遵令即可!”

    “喏!”

    这时,一个将领忍不住问道:“将军为何一定要去往河内郡?那里虽然富庶,但是属于秦国的范围,我军进入势必困难重重。”

    赵括摇了摇头,“有困难又怎么样,那里有个非常重要的人,他关系到我们这次长平之战是否能最终成功的关键。”

    “好了,到此为止吧,诸位将军开始行动吧!”

    “喏!”

    第二天一早,赵括便率领大军向着河内郡的方向出发。

    此次,他把全军能力最强的斥候全都带上了,他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绘制最准确的地图,其他都是次要的。

    随着斥候的行动,赵军所到之处的地图也以最快的速度汇集到了赵括手中。

    凭借着“纸上观兵”能力,赵军几乎在不惊动秦兵的情况下就顺利地跳出了秦军的包围圈,然后渡过丹水河,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赵军便来到了的秦国的河内郡。

    河内郡北部的共县几乎在守将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便被赵军攻破。

    此时,整个河内郡大震,谁也没想到赵军会从长平直接来到这里,此刻整个秦国朝野都还以为赵军正被秦军牢牢围困在长平呢。

    赵括并没有多留,他率领赵军在共县稍作停留,补充完粮草后便向着南边的武德县进发。

    由于赵军大部分为骑兵,所以在河内郡的进兵速度极为迅速,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来到了武德县,虽然县官提前做了一些准备,但是赵军凭借巨大的兵力优势,很快击溃了守军,占领了武德县。

    “下一个就是怀县了,秦昭王你还在吗?”

    是的,赵括千里奔袭的最终目标就是这位堪称名君的秦王,因为他知道这位秦王此刻应该还在河内郡,为长平之战召集士兵。

    这场战争双方投入的兵力是实在太多了,即便不是灭国之战也相差无几,这位雄才大略的秦王正想尽办法为秦国增加一分成功的砝码。

    其实原本这位秦昭王应该早就离开了,但是因为长平战场上,赵括频繁地调兵遣将,令秦军损失不小,因此他又多停留了一段时间,继续召集士兵。

    此刻,这位正在怀县的做后勤工作的秦昭王,听到赵军快要打过来的时候,顿时有些懵了。

    赵军不是还在长平吗?怎么突然跑到大后方来了,他心爱的白起将军呢,叛变了吗?

    这时一个宦官跑了进来,“大王,快跑吧,赵军杀来了!”

    “这......”此刻秦王虽然紧张但也很快镇定下来了。

    “范相国和司马将军呢?”

    “老臣范睢在此!”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走了进来,“大王无须担心,司马将军已前往县衙,组织乡勇,防守怀县。”

    “范大人,就凭小小怀县的兵勇,怎可能挡得住赵国20万大军?还是让大王尽早离开吧。”

    “住嘴!”范睢怒视着宦官,“现在整个怀县都在传言大王要弃城而走,如若大王真的如此,那名声坠地矣!”

    “这....”秦昭王有些犹豫,名声是重要,但是命也重要啊。

    “大王万不可贸然离开。”此时,司马将军也走了进来。

    “司马将军请说。”

    “即便大王此时可以离开,但也快不过赵国的骑兵,届时兵荒马乱之下,岂有完卵耳?还不如在此怀县等待援军,同时派出使臣前往赵国,赵王昏庸,必可使大王安然归于国都。”

    秦昭王点了点头,“司马将军所言与寡人不谋而合,请司马将军安排吧。”

    ......


https://www.bok360.cc/book/1893018695595847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