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回到五零

四合院回到五零

南京香烟 著

类别:都市言情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1626464

重生五十年代,没有系统怎么办,孙正国表示,自己看着办,孙正国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话。 \n\n\n\n父母双全


https://www.bok360.cc/book/1893034029195325440.html


第1章 重生五十年代

www.bok360.cc 

    五十年代四九城,夜,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从梦中惊醒。

    “这是哪里?”从梦中惊醒的孙正国睁眼看向周围。映入眼帘的是一间20平方大小的房间,四面墙上驳杂不堪的灰白,一张破旧的书桌,一张小木床上还睡着一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小男孩。

    “我这是穿越了吗?”

    突然大脑中一阵刺痛,一股不属于自己的记忆倒灌进来。十分钟之后。

    还真是穿越了,而且还穿到了一个11岁的小男孩身上。

    前世孙正国是一个孤儿,生于七十年代鲁省的农村。从小父母双亡,吃百家饭长大。长大之后上学上到初中毕业便辍学了。(因为没钱上。)之后进了当地的一家机械厂学维修工。因为脑袋瓜还行,2年出师后技术还不错。再之后工作几年有存款经人介绍跟同厂的一个姑娘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一女。生活也算美满。直到2020年儿女成婚之后染上那场感冒去世了。没想到眼一睁来到了50年的四九城。

    罢了,既来之则安之。能重活一世也算赚了。

    今生双亲俱在,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父亲名叫孙大江,今年32岁。红星轧钢厂的一名电工。月工资49.5万元。(第一套人民币,1万相当于后来的1块。)老妈名叫林文翠也在红星轧钢厂,只不过是在工会下属单位妇联当一名干事。月工资45万元。一家双职工,收入可观。生活还不错。

    弟弟孙正安,今年10岁。在红星小学上三年级。小妹孙正红,今年8岁也在红星小学上学,上一年级。而自己还是叫孙正国,今年11岁,在红星小学上四年级。可能因为原主发烧一命呜呼,便宜了后世的孙正国穿越重生。

    自己家住在铜锣巷95号四合院的前院,因为父母在厂里的关系而分了一间偏房,两间耳房。父母住偏房,兄弟二人住一间耳房,妹妹正红一人住一间耳房。

    四合院是一个三进四合院,分前院、中院、后院。而前院还有老师叫阎埠贵,没错就是那个阎埠贵。前世看过的情满四合院。中院还有易中海家,何大清一家,贾张氏一家。后院刘海中一家,聋老太太家,许富贵家。当然前前后后还有十有家,只不过在电视剧中不过是路人甲罢了。

    自家父母在这个院工资高,在厂里老妈是准在编干部(妇联干事,在升的话就是副主任)。老爸是电工组组长。也不知情满四合院电视剧里怎么没放到这家人。有可能是低调,有可能是后来升官搬走了。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清晨,一阵敲门声惊醒了俩兄弟。

    起床了小国小安,俩兄弟听到赶紧起床,孙正国按照记忆中的习惯起床洗漱上厕所。而后来到客厅吃饭。客厅是由偏房隔开,里面是卧室,外面是客厅。孙家的三间房有75平方左右,还搭了一间8平方左右的小厨房。是这四合院最大的。看着自己家的房子,孙正国心想这辈子也值了,起点高,父母有本事。再加上前世的记忆,等改开后买点房,买点古董或股票。一辈子吃喝不愁。肯定比那一世强。

    爸妈早,看到坐在桌旁的两人孙正国脱口而出。虽然前世是孤儿,但这辈子有父母弟弟妹妹。所以孙正国还是挺开心的。毕竟谁不想有亲情呢。

    小国早,跟父母打过招呼之后孙正国坐下来,不一会弟弟妹妹也来了,打过招呼之后一家人开始了孙正国来这个世界的第一顿饭。

    今天的早饭是稀饭,二合面馒头,还有一盘子咸菜。孙正国吃得格外香甜。这样的早饭在大院也相当不错,像贾家因为老贾刚去世,(工伤去世)贾东旭刚接班才几天,早上棒子面的窝窝头能吃饱就不错了。易中海夫妻也不敢这么吃,这会还没公私合营,易中海工资也才45万。

    吃完饭,父母要上班,红星轧钢厂离四合院有十有分钟路程(走路去,那时有自行车,而且不要票。但买的人少,不是刚需。)而弟弟妹妹就跟孙正国一块去上学(不像现在都要家长接送。)学校离家也是十几分钟的路。

    孙正国接记忆中的路带弟弟妹妹来学校,开始了重生以来的第一次上学。来到学校跟弟弟妹妹分开走进教室,看着班上的同学心中感慨,重生了还要上学。

    也许是重生了两人的精神力叠加使得孙正国大脑更加清明,学习特别轻松(本来就会,上辈子学过。)就连上辈子看过的学过的都记得更清楚。这也许就是这辈子最大的金手指吧?

    时间一晃,到了晚上放学。(中午在学校吃,买的饭票。)孙正国带弟弟妹妹回到四合院先做作业,等老爸老妈下班烧饭。

    不一会爸妈回家开始做饭,晚饭炒了一盘土豆丝,一盘肉沫豆腐。白面馒头配上南瓜粥。一家人吃得开开心心。也没有网文(四合院网文里都有)里上门要饭的情节,也许是秦白莲还没嫁过来,也许是生活本该如此。

    晚上,躺在床上的孙正国心里想着以后的生活。反正不管怎样努力先把学上好,然后找个好工作。娶个漂亮媳妇(才11岁,想多了。)生几个娃。想着想着睡着了。

    一夜风流,哦不,一夜好梦。(不后宫,不种马。)

    (本人新人写手,文化水平不高,跟主角穿越前一个文化水平。望各位老大海涵。写得不到之处还请多多包容。谢谢!)


第2章 规划未来

www.bok360.cc 

    一连几天,孙正国也见到了四合院的道德天尊易中海。也许现在易中海还年轻才39岁,没有对养老有着后来的执着。还没收贾东旭为徒。也不是一大爷(建国之后是军管,后来有了街道办才有了管事大爷这个称呼。也是为了防止敌特和传递一些上面的通知和精神。)所以人还是不错的。见人就客客气气的,人缘很好。而且还照顾着孤寡老人聋老太太。

    前院的阎埠贵是天天见,守大门的可不天天见。不过也难怪,一月拿27.5万的工资要养5口人,杨大妈肚子里又怀了一个。不算计不行。

    何大清现在还行,还没遇到白寡妇。还在呢。傻柱今年14岁,已经不上学了,在鸿宾楼学徒。何雨水才6岁。

    中院贾家贾张氏这会才37岁,还没发福。贾东旭今年17岁才进轧钢厂当学徒。还在易中海的考察期。

    后院刘海中现在就是个胖子,在轧钢厂跟易中海差不多工资(后来56年八级工制度才开始有高低,这会他跟易中海一样都是中级工。)两个儿子,刘光齐,刘光天。刘光福还在她妈肚子里。

    许富贵这会在轧钢厂放电影,老婆在娄家当佣人。儿子许大茂今年12岁跟孙正国同学。

    聋老太太孤家寡人一个,还不是五保户(还没评)平时由易中海帮忙照顾。这两家关系较好。

    这天周末,孙正国一家都休息在家。老爸在看电工方面的书,(孙爸还是很有上进心的,离高级电工差一步。)孙正国正在辅导弟弟妹妹做作业,老妈突然问道。

    “小国还有20多天就考试了,准备的怎么样。”

    “妈你就放心吧,保证不出前三。”

    前身成绩就不错,再加上穿越过来大脑更聪明了。孙正国有把握考第一名。

    其实这段时间孙正国已在自学5年级的内容。(以前就学过,要不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怀疑都可以上初中。)现在已经考虑是上中专好还是大学好。(52年就开始有大学了)毕竟现在的高学历包分配,可以找个不错的工作。多赚点钱,改开之后也能更好的发展。

    “老妈,跟你商量个事呗?”

    “啥事?”

    “我想跳级,老妈你认识人吗?实在不行找阎老师问问也行。”

    “想都别想,林文翠说道。还没有学会走就先跑起来了。”

    孙大江一听也来了兴趣,“怎么突然想跳级了。”

    孙正国说道,“我都学会了啊!不信你考考。”

    孙正国心想,小学还有两年上,再不跳级到了初中就不太好跳了。(初中开始有俄语,以前没学过。)早上一年可以早点毕业,如果家人学校允许的话他都想直接考初中。估计不太可能。

    孙大江直接翻出小学五年级的书(孙正国借的)。给儿子语文数学各出了十道题目。

    过了十分钟,孙正国直接做完。孙大江检查的一下,全对。还不放心跑到阎埠贵家叫阎埠贵看了一个,结果也全对,跟阎老师打听了一下,是可以跳级的,不过一次只能跳一级。在孙大江承诺了5斤棒子面和2瓶二锅头之后,表示这事包在他身上。

    几天后,红星小学校长办公室,有校长,孙正国的班主任,还有阎埠贵都在关注着一场考试,当然考生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孙正国同学。考的是5年级的语文,数学。校长表示只要两门都在90分以上就可以下学期直接上6年级。

    “不错,不错。”两门考试用时一个小时。语文考了99分,作文扣了1分,用校长的话说是怕孙正国骄傲,所以扣了1分(上学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作文是很少得满分的)。数学直接100分。

    “正国啊!下半年等暑假过完了直接报名上6年级。这几天就不用来了,陈老师教出这么好的学生,今年的优秀教师直接就你啦(孙正国班主任)”。要知道优秀教师直接影响到涨工资和年终奖励。至于阎老师推荐有功,直接奖励5万块。整得两人开心的合不拢嘴。

    晚上回家,老妈知道了,高兴的当场亲了一口。表示明天红烧肉整上。老爸也高兴的多喝了一杯酒。而弟弟妹妹表示向孙正国学习。

    而四合院其他邻居的反应也各不相同,特别是许大茂,被许富贵是损得狗血喷头。(许大茂说你礼貌吗?你以为我不想啊!尿个圈圈诅咒你)。

    何大清家,“傻柱啊!教你上学多用的功。你连小学都没毕业。看看人家孙正国,都跳级了。(傻柱说道,孙子,咱走着瞧)。”

    阎埠贵家,“解成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多读书还是有用。(阎解成:3天饿9顿,没有1顿是能吃饱的,这怪我咯)。”杨大妈挺着肚子说道:“是的,是的,你看你爸就动动嘴,就换来了5万块,还有孙大江家答应的好处。”(阎解成暴击X2)

    刘海中家,刘海中的皮带早已饥渴难耐。两小只瑟瑟发抖,迎接着狂风暴雨。(@*✘……)

    贾家,“哼!神气什么我儿东旭有厂长之资”。(贾东旭:还得是亲妈,就是,就是。一脸的迷醉,仿佛已经当上厂长一样)。

    易中海家,“哎!大江家儿子真有出息,要是我有”。话没说完,只看易大妈双眼含泪的看着他。剩下的话又咽了回去。

    别人家怎么样,不关孙正国一家什么事。孙正国准备等弟弟妹妹放了假之后,一起上爷爷奶奶家去玩。

    孙大江老家在农村,离四九城大约二十几公里。

    小时候孙大江学习好,孙父凭借着一手好工匠手艺。一直供到孙大江上高级中学(相当于高中)。而母亲林文翠跟孙大江是一个村儿的,父亲林洪年轻时常年打仗便将林文翠母子几人托付给孙父。孙大江林文翠从小一起上学,大了之后又一起在四九城上了高中。毕业之后一起进了娄氏钢铁厂,因为有文化孙大江学了电工,而林文翠在后勤工作。解放之后又进了工会妇联工作。

    孙大江老家父母俱在,还有一个兄弟孙大河今年29岁,在农村娶妻生子。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孙正东,今年1O岁。小儿子孙正南,今年8岁。孙大江还有一个妹妹孙小英,今年26岁。嫁在隔壁村儿,也有一儿一女。

    林文翠家中母亲去世得早,只有父亲林洪,大哥林文军。林文军也娶妻生了3儿一女。而父亲林洪年轻时加入29军,在29军大刀队中当过教头。后因民党不作为而心灰意冷,加入八路军。再之后打仗受伤回村,现在担任东乡村村长。

    这次孙正国回农村正是完成他第二个规划,(第一规划上学跳级)跟姥爷学武功。在这个年代没个好身体也不行。现在新中国刚成立,不说敌特,就混混流氓也不少。最起码能有自保能力不是。更何况未来还有个四合院战神柱。君不见后来天天把傻茂打成啥样儿了。(许大茂:你礼貌吗?我那是懒得搭理他我,咱走着瞧)。

    第二天林文翠的一顿红烧肉又将整个四合院整得鸡飞狗跳。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孙正国不用去上学,但还是天天接送弟弟妹妹去上学。然后回家看看书。至于烧饭啥的那都是基本操作作,前世作为一个孤儿,又经过后世的一些美食视频的洗礼,烧的饭还是不错的。

    (搞写作真费脑子,嘎嘣了半天就嘎嘣这几个字儿。)


第3章 乡下学武

www.bok360.cc 

    1950年6月29日,这天是红星小学放假的日子。

    孙正国一家正在收拾东西,趁明天周末一起回乡下,孙正国早已期盼这一天。

    第二天清早,一家5口人准备出门。在门口遇见四合院门神阎埠贵。

    “哟,这是准备上哪儿去啊”

    “阎老师啊!这不孩子想他爷爷奶奶跟姥爷了。准备下乡住一段时间。”

    “阎老师早X3”。

    “早早早,下乡好”。心想孩子下乡去住又省下不少口粮。

    他也不想想,孙家能在乎这三瓜两枣

    出了门要去坐公交车,5人花了7500块坐到离东乡村2里地的地方下车,然后步行进村。(刚建国,首都的交通已经还算可以的。)

    坐上车之后,孙正国看着窗外的景色。重生一个月了,也没有逛过四九城。前世没有来过四九城,现在正好可以看一看。

    也不知道可不可以回以前鲁省老家看看,不过这一切要等改开了。

    一个小时之后,一家5口人下车往东乡村走去。

    “大江文翠回来了。”

    路上碰到村口的熟人打招呼。

    “孩子放假了带回来跟爷爷奶奶住段时间”。

    孙大江客气地回道,不一会一行人就来到爷爷家。爷爷家跟姥爷家情况都还好,都住的几间大瓦房。爷爷跟二叔出去给人做木匠活去了,奶奶跟二婶还有几个孩子在家。

    奶奶看到孙子孙女儿来了,非常高兴。(不像贾张氏一样,光疼孙子,孙女是个赔钱货。贾张氏:老贾你快来把他们带走吧!)喊着二婶儿去杀鸡。中午林洪一家也来了,带来了两只野兔。(林洪林文军打猎打的)两大家人,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吃的是满嘴流油。

    吃完饭,又聊了一会。孙大江夫妇准备回城。太晚了就没车了。给两家各留了50万,奶奶跟姥爷推让了半天,实在推不掉,只能收下了。其实两家在村里过得不错,爷爷奶奶家有自己的地,再加上爷爷二叔二人给人做木匠活挣得也不少。姥爷一家也有地,姥爷是村长,舅舅跟姥爷练过,现在是村里的民兵连长。

    晚上爷爷跟二叔回家,又是一阵热闹。孙正国跟姥爷提出练武,姥爷也答应了。

    “只要你吃得了苦,姥爷都教你”。

    “放心吧,姥爷。”要知道他大脑里面可是来自后世灵魂。要知道他的前世身为孤儿,什么苦没吃过。

    第二天一早,孙正国来到姥爷家(就在他爷爷家附这,走几步就到。)几个小孩儿年龄差不多,都一起来凑热闹。

    “姥爷会刀法,拳法。现在是和平年代,就先学拳法吧?”

    “姥爷的拳法名叫通背拳,通背拳是中国的传统拳法之一,流派繁多,起源不一,传于北京,天津一带,由清末祁信所创,结合了河南马先生的杆法,又结合赵先生的刀法,而形成了十二连杆法,八步十三刀法,一百零八单操手法。

    其中手法以摔、拍、穿、劈、攒等五种基本掌法为主要内容。通过圈揽勾劫,削摩拨扇等八法的运用,而生出了许多动作的拳术,它的特点是出手成掌,点手成拳,回手仍是掌,再点再成拳的特点。”

    “另外它还有六种桩法,分别为乾坤桩、子午桩、五行桩、中和桩、混元桩、周天桩。”

    “今天就先从乾坤桩开始,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桩功要天天练。”

    说着话,姥爷两脚下蹲,两手臂摆动起来。来来回回,动作潇洒飘逸。(看过通背拳应该知道,通背拳打斗的动作行云流水,潇洒自如,很好看,攻击力强。)

    不一会,一套动作才打完,林洪接着打,打完3遍才停。

    “你来试试,林洪说道。”

    孙正国学着姥爷的样子,站着马步,手上打起来。

    第一遍,打得不是太好,多打了2遍之后便渐入佳境。越打越好,越打越快。

    林洪看后,点点头。这小外孙还是个学武的好苗子。比他当年强太多了。想当年在29军当兵时,他就是当时的师傅挑出的3个好苗子之一,但比他外孙还差得多。

    半小时后,孙正国已经累得不能动。

    “停下吧?第一次已经很不错,再练容易伤着了。慢慢来,以后上山给你搞点肉补补,再采点药,给你搞个药浴。”

    “要知道练武不是瞎练的,营养跟不上,是不行的。药浴能减少伤病,要不然能练废了。”

    又给孙正国按摩了一会,放松一下肌肉。等下午再练。其他小朋友看练武那么累早作鸟兽散了。

    等下午再练完,孙正国感觉都不会走路了。被孙正安几人一顿嘲笑。晚上晚饭草草的吃了一下便休息去了。

    之后几天除了练功还是练功,姥爷家伙食也好起来,姥爷跟舅舅天天上山打猎,布置陷阱。收获满满,野鸡,野兔,傻狍子都有,还有一些蘑菇,菌之类的。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孙正国已经学习了3种桩法而且都已经入门了。这一天要泡一回药浴,这些药都是山上采的。也不算珍贵,真正的珍贵是破大境界才能用的百年以上的药。反正林洪是没用过,包括林洪他师父都没用过。

    不错,孙正国练的这个通背拳分明劲、暗劲、以及传说中的化劲。而进入明劲初期打三五个人不在话下,而中期的话打三五个练过的不在话下,而后期的话打十个八个人不在话下,进入明劲巅峰的话打十个八个练家子不在话下。

    暗劲的话,据林洪讲他师爷就是暗劲,可伤人于无形。伤人之后有的几天之后才死,还查不出原因。

    化劲的话,那就是个传说。有没有人达到,不知道,也有可能这就是一种理论。

    不管其它的,反正孙正国这会是痛并快乐着,药水很烫,但是泡着很舒服。

    自从泡过药浴后,孙正国只用了5天就把剩下的3种桩功练入了门。又享受了一遍药浴,下次再泡就要等桩功小成之后,之后柱功大成之后。入门简单,小成难,大成难上加难,这暂时就不在孙正国考虑范围之内的事了。

    饿鹰猎兔、烈马闯松、戳扇擂撩、慌鹰探爪院子里孙正国一招一式的打着通背拳的招式。自从第二次泡药浴之后,林洪开始教孙正国招式了,现在孙正国一百零八单操手法招式已经学会,至于什么时候入门,还得再练。

    孙正国学会了一百零八单操手后,准备再跟姥爷学捕猎。等到未来荒年的时候没有吃的,也能去捕猎调剂一下生活。

    就这样,孙正国开始了练功,打猎的生活,偷偷的还跟舅舅打了几回枪。他舅舅是民兵连长,村里的民兵还是有几把枪的(五几年六几年枪支弹药管理还没那么严格。)

    时间不经意的流淌着,离开学还3天时间。今天爸妈来接三小只回家。孙正国几个正跟爷爷奶奶二叔一家,还有姥爷一家告别。

    “回去好好练,到年假再来时我可要检查的。”

    “知道了,姥爷,您放心,我一定好好练。”

    上车之后看到越来越模糊身影,孙正国用力的挥了挥手。


https://www.bok360.cc/book/1893034029195325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