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明余晖
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著
类别:历史军事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2655813
「先生!出大事了!兵部和大都督府的文武官员们在御前打架!」 「啥?什么情况?」 「好像是为年度造舰计划的'航空母舰'与'战列舰'之争……」 「没事,文武百官打群架是大明特色。至于结果嘛…肯定是航母派获胜。」 「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也要去啊,赶紧!再晚就打完了。」 ——…——…——…——…——仲夏时节的这一天凌晨,望着一名名头戴钢盔、脚踩翘头短靴、拎着步枪陆续登上火车的士兵,周长风不由得再度感慨: 「这奇怪的世界线…到底是哪位穿越者搞出来的?」
https://www.bok360.cc/book/1893054280859512832.html
第一章 失忆?照样得上阵!
www.bok360.cc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在你乐意时结束。」——马基雅维利
仲夏时节,艳阳高照,毒辣的阳光仿佛要把一切都烤焦似的,行走在街道上仿佛都能嗅到空气中淡淡的焦糊气息。
这一天的下午,京师应天府的中城区、高井大道旁边的街道上,一辆满载着货物的六轮卡车正在平稳行驶中。
然而几秒之后异变突生——整辆车子陡然转向了旁边的人行道,可行人们之中不乏反应迟缓的老者与惊诧无措的孩童。
面对这突发的飞来横祸,他们似乎来不及奔逃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一辆从对面驶来的灰绿色越野车却反而加速冲了过来,直挺挺地迎面撞了上去,强行把那失控的卡车给顶偏了。
轰响之后,尖叫声与呼喊声此起彼伏,过往的行人们纷纷赶了过来,附近路过的巡检司巡警也迅速赶到。
两个小时后,斜阳西垂的黄昏时分,城西的一家医馆中。
周长风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个奇怪的梦,他置身于平行世界的三十年代,大明王朝仍旧留存,庞大的帝国在历经了多年的韬光养晦后缓缓拔刀出鞘,锋芒毕露。
一架架战机从头顶呼啸掠过、一辆辆坦克轰隆轰隆地驶过、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排着队在前进,而他自己似乎成了其中的一员?各个片段场景在飞速变换着。
这也太怪了吧?不过梦往往是不讲逻辑的,也属正常。
周长风感觉意识变得逐渐清晰了起来,抛开刚刚那梦的内容不说,做梦至少证明自己居然侥幸没死?
少顷,他发现自己从晕厥中复苏了,最先听到的是耳畔传来的窸窸窣窣的动静,接着是空气中弥漫的酒精气息,尔后终于奋力地睁开了双眼。
呃…等等,这好像不太对劲啊?不会还是在做梦吧?梦中梦?
映入眼帘的景象实在让他始料未及,这病房的装潢也太奇怪了——浅绿色的墙壁、花梨木的墙裙、回纹的中式窗棂。
除此之外,天花板上吊着的是古老的大灯泡,而自己的床边则是一位身着浅色立领衫与长裙的姑娘?
“嗯?先生你醒了?”这姑娘不见惊讶和欣喜,只是把手中的托盘放到了床头桌上,回首对外边喊道:“七间十五号醒了,孙大夫您来看看。”
周长风仍然有些懵,可是从胳膊、后背、脑袋传来的一阵阵痛感却告诉他这不是梦。
呃…刚刚那姑娘…护士说的不是普通话,明显含有江苏南边的口音?随后走进来的医生穿的也并非白大褂,而是灰绿色的袍服?
他不由分说地抓起周长风的右手,搭脉了几秒,然后开口发问道:“先生感觉如何?”
等等!打住!我能说我现在完全摸不着头脑么?
周长风没有回答,他惊诧的环顾四周,皱着眉头踌躇道:“呃…这是哪啊?今天几月几号?”
“六月十五啊。”那护士有些诧异地答复,“这儿是元安医馆,出了事故之后自然往最近的诊所送呀。”
越发困惑的周长风又接连问了几个问题,护士都一一回答了,而那孙大夫却紧锁眉头,意识到面前这位出了车祸的军官的症状不太寻常。
他沉吟道:“先生居然忘了这么多事?莫不是突遭重击…致使血气相乱、心神虚损而忘形?等我一会。”
于是这位中年医生便离开了,出去唤来了他的同事,在病房外议论了起来。
而周长风则在床头桌上发现了“自己”的私人物品,一本证件,还有一支手枪?
前者的封皮上印的四个大字就让周长风懵了——陆军官牒???
打开一看更加不得了,虽然是简体字,但却是竖排左行的排版;而且其中的内容更是越看越让周长风心惊。
姓名倒是与自己一致,然后军衔是陆军少校、兵科是步兵、籍贯是武汉府武昌县、单位是禁卫第三混成旅、职务是第一营营正……
这这这…这是什么鬼?
满头黑线的他现在只觉得心中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过——自己因为提前复员而吃了处分,结果归途中顺手助人时出了意外,昏厥醒来却落得这个离谱局面?
穿越?夺舍?
就在他望着镜子中的自己胡思乱想的时候,却听到外边突然出现了新的人声,并且很快就叽叽喳喳了起来。
“……没断骨头什么的就好,小伤罢了。”这是一大大咧咧的男声。
“……可以容许探视一下么?我想道个谢。”这是一柔婉的女声。
说着说着,一名国字脸的高个子军官走了进来;接着又跟着进来了一位身着立领长衫的年轻女子。
前者上下打量了几眼周长风,随即一脸不屑的吐槽道:“你小子瞎搞什么鬼?直挺挺的跟那大车对撞…啧,没上战场就开始玩命了?”
那年轻女子闻言有些不满,她蹙眉道:“先生你在说什么?若非他舍命相助,街边…后果不堪设想!”
“呵,明天部队就要开拔了,你知道这家伙是谁吗?他出了岔子,谁来顶替?”
“所以先生你认为应当坐视不管么?”
于是二人就你一言我一语的争执了起来,全然不顾旁边还坐着的周长风。
对现在的状况,后者的心境尚未平复,他深呼吸了一下,有些纠结地说道:“那啥…问题恐怕还挺严重…这么说吧,我现在啥都不记得了。”
此言一出,俩人都面露疑惑之色,还以为他在开玩笑,直到两名医生进来以后才勉强证实他说的是实话。
接下来足足用了一刻多钟,周长风才算大致搞明白了现在这离奇且冰冷的现实——现在的时间是至昌三十六年?地点是大明京师应天府?自己是禁卫第三混成旅的一名营官?
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这面目全非、离谱至极的世界线是被谁搞出来的?
不过他好像没多少时间唏嘘感叹,也由不得他慢慢接受新身份了,因为所属单位明早六时就要开拔,搭乘火车一路向西奔赴目的地,而现在……
“你确定我这个状态能指挥部队?”他指着自己无奈道。
这个世界与自己那儿大相径庭,他甚至都不知道现在的战争是一个怎么样的技术水平,一战?战间期?二战?
战争是生与死的较量,可不能自以为是的胡来。
那名国字脸的军官、也就是自己在军校的旧友何诚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不咸不淡地说道:“你这家伙有几斤几两我还是清楚的,每次都是嚷嚷自己考砸了结果却拿优等。收拾一下,我把你捎回营。”
见他俩就要离开,那名年轻女子不禁有些愕然,她遗憾地说:“这么急嘛?我还想去鸡鸣寺求个符的……”
何诚随口讥诮了一句,“等你明儿求完符,火车都到庐州府了。”
本就看他不顺眼的年轻女子大概是被这话给气到了,她咬着牙欲言又止,在短暂的犹豫之后从身上掏出了一个小小的玉佩,往床头桌上“啪”的一放,然后头也不回地转身就走了出去。
这个旧友的嘴怎么这么欠呢?
刚刚穿戴好了衣帽的周长风一副无语至极的神情,伸手拿起那个玉佩还没来得及细看,何诚就拽着他往外走了。
“别墨迹了!点人、查枪、理发、写信,晚上还有一堆事要忙活!”
第二章 初入军营
www.bok360.cc
在简单而仓促的填写了手续之后,行为处事风风火火的何诚就带着周长风离开了这元安医馆。
此刻天色渐晚,夕阳马上就要落入地平线以下了,载着他俩的越野车快速行驶在道路上,一路向西边的长江江畔赶去。
道路两旁尽是车水马龙与灯火阑珊之景,遍布着形形色色的飞檐翘角的楼宇,霓虹灯管构成的绚烂招牌在夜幕中格外显眼。
这景象,倒是一派繁华。
“这次的变数不小啊,英国人增调了一个整师,咱们添了你那旅…”叼着香烟的何诚只有右手搭在方向盘上,“到时候给养肯定吃紧,难办啊。”
“英国人?”虽说见怪不怪,但周长风仍旧觉得不可思议,“交战地域是哪?”
“乌斯藏、白马岗。”
“嗯……”
这个地名听得周长风一头雾水,本想追问下去,但最后还是把问题咽回去了。
大约一刻钟之后,车子驶出了城区,他就这么被稀里糊涂地带到了自己所属单位的驻地。
铁丝网、鹿砦、沙袋、岗楼、哨兵,的确是军营的布置风格。
而何诚在丢下周长风以后就驾车离开了,后者这才知道他是陆军第四步兵师的,与自己压根不是一个单位。
虽然周长风自认为早都已经对军旅生活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可初次来到这个世界的军营仍然让他有些忐忑。
除了站岗的卫兵戴着钢盔之外,营中的士兵们大都戴着毡笠帽,穿的是一种方领的灰绿色军服,鞋子则是翘头的翻毛短靴。
见他到来,卫兵立刻放下背着的步枪,枪托着地、右手握持,同时平举左手。
这好像是扶枪礼?挺久远的行礼动作了。
稍作踌躇,心生好奇的周长风开口道:“把枪给我看看。”
“是!”卫兵随即举起步枪,将之递了过去。
接过枪之后,周长风“哗啦”一声拉开了枪栓,一发空包弹从枪膛之中蹦了出来。如此反复几下之后,他弯腰将落到地上的空包弹和四发尖头弹捡了起来。
这大概就是一支普通的旋转后拉枪机的栓动步枪,平平无奇、稀疏寻常。历史上大多数型号的栓动步枪都大同小异,无非在闭锁方式和供弹方式上存在各自的特色罢了。
在交还了步枪以后,周长风问明了路,向自己的房间走了过去。
事到如今,他虽然坦然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但是对于初来乍到就要开赴战场直面生死这个状况有些无奈。
而且,他觉得自己缺乏归属感,可谓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个世界让他觉得很扯淡,可是转念一想——都重获新生了,还能再奢求什么呢?只是这也太急了,愣是连一丁点适应的时间都不给啊。
此外,他面临的情况似乎有点独特,一般来说不都是能继承记忆的嘛?可他几乎是什么也记不起来,主动去回忆毫无效果,仅有潜意识偶尔会给予一些反馈。
比如之前看到士兵们戴的宽檐软帽时,按理来说他肯定是不认识的,但脑海中却知道那玩意叫“毡笠帽”;而自己的配枪,则也知道这是一支勃朗宁HP-35,乃是去年兵部向FN公司订购到货之后下发的,今年定型为三六式。
“不管了,先吃饭再说。”
饿着肚子的周长风推门而出,向门口执勤的卫兵询问该去哪吃晚饭。
后者姓李,看上去不过十七、十八岁,闻言就诧异地回道:“长官,这个点了,食堂怕不是都在收拾了。您想吃啥,我去外头给您买。”
搞笑吧,现在是临开拔前的战备状态啊,理应严格管控出入,为了买饭而出营?周长风觉得这如同儿戏一般。
他摆了摆手,回道:“马上开拔了,不该随意出入,保密防谍工作得做好。给我搞点罐头…或者馒头榨菜也行。”
“是,您稍等。”
年轻的卫兵刚离开没多久,一辆三轮挎斗摩托车便从远处拐弯驶来,最后停在了这间屋子的前面。
挎斗中载着的大个子军官下了车,快步走到周长风的面前,非常迅速地抬手抱了一下拳,然后仔细端详着他,“营长你没事吧?巡检司的电话都打到旅部了,钧座大骂你关键时刻出幺蛾子。”
周长风对此人有印象,这好像是自己的副官,然而一时间却叫不出名字,只能干咳两下以掩饰尴尬,“咳咳,问题不大,一点皮肉伤。”
“那就好,钧座说待会给他回个话。呃…然后,各队已经整装完毕了,不过还有点差池,通信排有台收发机坏了还在修,机炮连之前装车的时候有个兵被压断了腿。”
“其它工作呢?准备好了没?”
“头发都剃掉了,遗书还在写。”
上阵之前剃头理发并写好遗书?这确实是合乎情理的做法。
“好,我知道了。”周长风点点头,“我先给旅长回个电话,晚些去巡查。”
至此他才终于想起来了面前这位副官的姓名履历——谢万诚,青州临沂人,毕业于四大初级军校的顺天陆军武备学院。
所谓的四大初级军校其实是顺天陆军、应天陆军、成都陆军、杭州海军四所武备学院的统称,其历史十分悠长,比如顺天与应天的两所陆军武备学院甚至可以追溯到明初建文年间设立的京卫武学。
至于“钧座”,其实只是对旅长等上级的敬称。
在周长风逐渐明晰的记忆碎片中,自己的指挥官好像是个脾气暴躁的小老头,但却面恶心善,而且一直以来很看重自己?
在对着电话机摸索了一会之后,忐忑不安的周长风拨通了旅部的电话。
“禁卫三旅旅部,何事?”
“我是一营长周长风,回报旅长,我没事。”
“呃…您稍候一下。”
大概在十秒钟的沉默之后,话筒中传出了一个听着就很凶的声音。
“妈卖批的,临开拔给老子跑街上玩命,你个龟儿子想挨军棍就直说!”
上来就被劈头盖脸怼了一通,满头黑线的周长风不知如何回话,好在电话那头并未继续数落,而是很快就转入了正题。
“……明早你部最先装车,大体就这些,不得疏忽。然后,医护分队约莫过会就到,里头有几个宝贝,注意照看好。”
“明白。”
医护分队的宝贝?什么宝贝?
第三章 后明也算大明
www.bok360.cc
常言“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兵部与大都督府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都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而其成果是体现在多方面的。
由于交战地域特殊,出现高原反应几乎是必然,根据二百多年来积累的无数经验教训,自然应当提前预备好对应的药物与医护器材。
在吃了自己穿越以来的第一顿饭、也就是几个罐头之后,自旅部出发的医护分队与那些“宝贝”抵达了一营的驻地。
明军的营级单位在平时不辖医护单位,后者在寻常日子都集中在团部或旅部便于统一管理,等到战时才会拆解为多个医护分队下发给各个营。
至于那所谓的“宝贝”其实是三女二男共计五名民间医生,除了领头的一名中年男医生之外,其余的全都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面对周长风疑虑的目光,为首的医生心领神会,轻叹一声解释道:“长官,急性的高原病症相当凶险,长于它们的大夫们不多,事发突然…只得由我们上了。”
前不久京师周围就已经有好几批擅长心内科或呼吸内科的医生被征召随军了,而现在的禁卫第三混成旅又是临时接到开拔命令的,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就近征召了。
随同医护分队而来的还有一批针对性的特殊物品,包括一百箱甘露醇、一百二十箱党参红景天丸、四台小型制氧机。
甘露醇是常用的脱水药,用于治疗脑水肿;而党参红景天丸则是一种复合的中药,对高原反应有一定预防作用。
“明天凌晨就要出发,你们的个人物品就不要再动了,现在抓紧时间去休息吧。”
“好、好。”
可以说周长风在几个小时的适应之后已经基本进入了状态,俨然将自己穿越前的过往抛之脑后了。
随遇而安嘛,还是先安顿好眼下的事情再说。
根据他在这段时间里旁敲侧击得来的信息,以及自己潜意识中反馈的记忆,他知道如今的大明勉强算是一个宪政国家,且已经磕磕绊绊的完成了初步工业化。
追溯历史的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明亡,尔后吴三桂开关,顺军在一片石之战中落败,清军长驱直入,李自成身死九宫山……起初的一切都与周长风的记忆相同。
然而在那山河破碎的关头,莫名其妙的冒出了个朱家皇族后裔,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一抓一大把的奉国中尉?
其人不屑于和内斗不止的南明沾边,反而自成一派,厉兵秣马,与顺军残部忠贞营交好,如此种种……最后在历经十六年的艰苦卓绝的力挽狂澜之后,终于重新一统大江南北。
虽然皇帝在血统上确实是朱元璋后裔,可如此恢复的明朝其实已经和原先的明朝有了本质上的区别,称之为“后明”更为准确。此外,既然是标准的开创之功,那么这位出身平凡的奉国中尉在驾崩以后的庙号也就自然是高祖了。
对于这面目全非的历史,周长风禁不住喃喃自语的吐槽——丫的!这不是东西两汉的翻版吗?这个明高祖拿的是汉光武帝的剧本吧?
不过感慨归感慨,对于一名少校而言这些都不重要,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完成迫在眉睫的任务。
战争本身是复杂的集合体,涉及到方方面面,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军事爱好者往往更热衷于一支军队的武器装备,然而在周长风眼中这些都是次要的,组织架构才是关键。
一个工业国的军队肯定有一套完备且堪用的武器装备体系,这方面用不着他操心。
他在意的是自己所在单位的具体编制如何,要知道指挥一支徒步步兵单位和一支机械化步兵单位是截然不同的。
回到房间以后,周长风翻箱倒柜了一通,然后朝着外面喊道:“小李,标准编制表我找到了,那个啥…训练条例和军官手册什么的在哪?”
少顷,他才翻找出了一大堆的书本和小册子,可谓琳琅满目——《步兵操典》、《陆军实战辑要》、《海防作战新论》、《列国兵器装备类编》、《战术学》、《机动部队作战方略》。
这些东西…挑几本重要的带上,等到了火车上再看吧。
得知周长风要带上这些,年轻的卫兵不由得有些迷惑,这位高材生长官怎么也要临时抱佛脚?
就在这时候,周长风打开了自己上锁的保险柜,从中发现了几份大都督府下发的红头文件。
他快速浏览起了其中一份,整份文件均为竖写、自右向左排列,最右边的“大都督府一般命令”八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其内容主要是要求严格落实军饷发放,务必杜绝克扣。
呃呃…克扣军饷看来是大明军队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而另一份命令就不同了,其标题为“大都督府军事命令”,曰:
「急令你部即日起转为战备,检视武装,厉兵秣马,四日内完成战斗准备,拟于六月十六开拔。如有变动,静待上级通知。此令,遵照毋误。」
文末,一个方方正正的鲜红印章清晰可见,乃是四个隶书大字:都督府印。
所谓大都督府,其实就是五军都督府的衍生官署,如今是大明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
作为一支部队的主官,时刻了解自己部下的真实状态是极其重要的,故而少不了要经常性的亲自巡查。
尽管已是月上柳梢头的时分了,可驻地中却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望着一辆辆满载着武器装备的卡车,周长风的脑海中飞速闪掠过了什么,他转过身,不解地问道:“川藏铁路修通了?”
混成旅是摩托化部队,对后勤供给的需求远大于普通的徒步步兵单位,如果没有铁路……
跟在他身旁的谢万诚有些错愕,长官这是在说什么胡话?那可是乌斯藏啊,高差奇大、冻土遍地,还得打穿横断山脉,平均海拔超过一万二千尺,在世界之巅修建铁路如同白日做梦。
在得到了否定的回答之后,周长风立刻皱起了眉头,“嗯?只有川藏和青藏公路?那干嘛……算了。”
他把后半句话给咽了下去——为什么不调一支轻装的步兵单位前往增援,反而舍优求次的调摩托化部队去那种地方?
——-——-——-——
【新书初发,感兴趣的书友们可以收藏一下咯——】
https://www.bok360.cc/book/189305428085951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