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莱坞的香瓜人
赵墨涵 著
类别:都市言情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2601744
香蕉人,黄皮白心,通常用来形容电子宠物甜甜圈们。香瓜人,白皮黄心,通常用来形容小吉伯特·兰德里尼。 这是一个某网络大电影导演一朝重生,披着白皮,在好莱坞搅弄风云,当上世纪大导演的故事。
https://www.bok360.cc/book/1893102975525187584.html
第一章 好莱坞1991
www.bok360.cc
1991年,加尼福利亚州洛杉矶,福克斯制片厂,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铁钩船长》正在拍摄当中。
不过拍摄似乎进行得不是很顺利,因为主演之一的大嘴茱莉亚·罗伯茨吸嗨了,正在和斯皮尔伯格激情交流。
时不时能听到两人各种法克鱿,厚礼蟹,谢特等词汇蹦出来。
能把性格相对温和的斯皮尔伯格逼得都爆了出口,可见大嘴茱莉亚·罗伯茨这次是有多过分。
剧组的人都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个,全都躲得远远的。
一个是好莱坞一线大导演,一个是新晋美国甜心,他们谁都不敢得罪,只能躲着了。
唯独一个留着寸头金发,有一米八五身高,脊背挺直,还有修长双腿,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模样的男生饶有兴趣的看着两人吵架。
“这帮老外也真是的,词汇量太匮乏,要换我来,能骂一百句不带重样的。”寸头金发男生自言自语道。
如果有人在他旁边,就会发现,这个寸头金发男生说的居然是中文,还有一股大碴子味。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隔几天就要上演一回,寸头金发男生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以前觉得好莱坞很牛逼很专业,大家都是专业人士,都按照流程来,一点错都不会出。
但这几天的《铁钩船长》剧组的体验,让寸头金发男生觉得,就算是斯皮尔伯格的剧组,也不过如此。
“喂!小吉伯特,你怎么还在看戏啊?不上去劝架?”一个金发女孩这时候出现在寸头金发男孩身边,对他说道。
寸头金发男孩皱眉道:“说了多少次,叫我大吉伯特,还有,我吉伯不疼。”
“什么意思,可是,大家不都这么叫你吗?”金发女儿疑惑不解。
“我……,算了。”小吉伯特很想告诉金发女孩,小吉伯特在中文语境下,很容易产生歧义。
但人家也不懂中文啊,和她解释这个,人家也不懂啊!
金发女孩赶紧把小吉伯特拉走,还说道:“好了好了,你还不赶紧消失,一会教父吵完架,注意到你就不好了。”
小吉伯特嘴上犟着:“导演不会那么小气的……”
不过还是很听话的跟着金发女孩,一起离开了吵架现场。
金发女孩叫格温妮丝·帕特洛,是一个关系户,靠着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关系,才被塞到剧组里,饰演一个重要角色。
准确来说,小吉伯特和格温妮丝·帕特洛都是关系户。
小吉伯特是靠着父亲老吉伯特求了斯皮尔伯格,才能到《铁钩船长》做一个执行导演。
一般刚从电影专业毕业的学生,哪有这个机会,直接一个超级大导演身边做执行导演,和超级大导演学习。
谁说在好莱坞都是看本事的?这不也是人情社会和背景在起作用吗?
远离斯皮尔伯格和茱莉亚·罗伯茨的吵架现场,小吉伯特和格温妮丝·帕特洛找个地方坐着聊天。
“小吉伯特,你那个关于鲨鱼的剧本写好没有?”格温妮丝·帕特洛问道。
“没有啊,你问这个干什么?”小吉伯特挠痒痒。
格温妮丝·帕特洛理所当然道:“写好了,我来做女主角啊!”
“你?”小吉伯特打量格温妮丝·帕特洛一眼,嫌弃道:“你不太符合我的要求。”
“为什么?”格温妮丝·帕特洛不解问道。
“你不性感,不够吸引人。”小吉伯特直言不讳道。
这反倒激起了格温妮丝·帕特洛的不满,她直接站起来,把裙子往上撩起来,露出修长的双腿。
“我这还不性感吗?”
小吉伯特摊摊手,尽量让自己不去看格温妮丝·帕特洛洁白的大腿,推脱道:“就算你想当女主角,现在也不是时机。”
“那是什么时候?”格温妮丝·帕特洛重新坐在小吉伯特旁边,继续追问。
十八岁的女孩,真烦人……
小吉伯特有点不耐,但还是回答道:“因为这只是剧本阶段,而我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新人。
在好莱坞,没有电影公司会肯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导演的作品掏出几百万美元。”
格温妮丝·帕特洛表示理解,不过她很快建议道:“这你不用担心,投资的事情我来搞定,你让我出演女主角就好。”
小吉伯特怀疑的目光看向格温妮丝·帕特洛:“你?有几百万。”
“我没有啊,可是电影公司有,我们只要拿到教父的推荐,就能找到肯为我们买单的电影公司。”格温妮丝·帕特洛说出自己的计划。
我们?小吉伯特再次摊摊手,看来这个美国大妞还真把这个项目当成自己的了。
不过眼下,他还真没什么好方案,能忽悠那些电影公司来投资自己的电影项目。
自家也掏不出那些钱,全好莱坞谁不知道老吉伯特·兰德里尼早年是一个花天酒地的瘾君子,根本没置办什么家产。
作为儿子的小吉伯特能活着长大,全靠他那已经去世的母亲的妹妹,也就是小姨。
或许是早年间的荒唐掏空了身体,到老年了,老吉伯特幡然悔悟,意识到不能耽误儿子的前程。
于是老吉伯特舔着老脸,求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才让小吉伯特有机会来《铁钩船长》剧组做执行导演。
这样的家庭情况,你让老吉伯特再掏出几百万美元来拍摄一部电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小吉伯特甚至很怀疑,老头子的存款甚至没有一万美元。
要知道北美透支消费刷信用卡的观念很强,很多北美普通人基本都是提前消费的。
就连小吉伯特自己,都还有上大学贷款没还完呢,每个月还要接到银行催债的信件,真的烦死。
老头子的信用卡,应该早就刷爆了。
作为前知名制片人,好莱坞犹太裔俱乐部成员,老吉伯特带着兰德里尼家族混到如今这个地步,确实惨。
能把小吉伯特塞到斯皮尔伯格的剧组,老吉伯特已经是尽力了,不能要求老头子更多了。
在北美社会,能找到一个如此为子女操心的父亲,还真不容易的。
所以,小吉伯特对格温妮丝·帕特洛的提议很感兴趣。
因为格温妮丝·帕特洛是斯皮尔伯格的教女,可比他和斯皮尔伯格的关系深厚多了。
一念至此,小吉伯特也不再犹豫,不符合审美就不符合吧,最起码这美国大妞腿确实长。
“好吧,只要你能说动导演,这女一号的位置就属于你。”
为了增加筹码,小吉伯特还透露:“提前和你说一下,我的剧本里,大部分都是女主的独角戏。”
“真的吗?”格温妮丝·帕特洛心动了,拍拍小吉伯特的肩膀保证道:“放心交给我好,我去说服教父。”
“OK,那就这么说定了。”
两人愉快握手,达成协议。
正好,这时候斯皮尔伯格和大嘴茱莉亚·罗伯茨的激情交流结束,副导演喊着:“开工了开工了……”
在等待机会的时候,小吉伯特还得继续在剧组任劳任怨的干活,毕竟他还有上大学的贷款要还。
第二章 斯皮尔伯格来兴趣了
www.bok360.cc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临近《铁钩船长》杀青的时候,小吉伯特终于完成了剧本。
其实剧本他早就完成了,毕竟故事很简单。
之所以搞这么长时间,是因为小吉伯特要了解好莱坞九十年代的电影制作模式,再思考如何把剧本拍成电影。
毕竟,前世当网大导演的经验,不可能用在这个年代。
前世都已经发展到数字摄影机了,但这个年代还是实打实的胶卷摄影机。
虽然摄影机是摄影师扛着的,但一个导演如果不了解这些,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导演。
从这个方面来看,进入斯皮尔伯格的剧组学习是对的。
毕竟,论八九十年代好莱坞顶尖导演,肯定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名字。
在好莱坞,听到这个名字,就和在中國听到国师的名字一样。
当然,两人在国际电影界的声望是天差地别的,不可同日而语。
完成了剧本,了解了这个时代好莱坞剧组的运作模式,小吉伯特才有足够的信心,跨出第一步。
写完剧本后,小吉伯特第一时间把剧本交给一直在关注这个项目的格温妮丝·帕特洛。
“终于写完了,”格温妮丝·帕特洛满意的看着手里的剧本,拿着就去往外跑:“我去找教父,你等着我的好消息。”
剧本交出去了,小吉伯特也只能寄希望于这美国大妞给点力了,不然他就只能苦苦等待和寻求机会了。
导演休息室内,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喝着咖啡,心情很放松。
最近大嘴茱莉亚·罗伯茨终于不吸了,正常了些,不和他吵了。
老实讲,要不是茱莉亚·罗伯茨拍太多镜头了,斯皮尔伯格都想换女主角了。
从业这么多年,这还是他首次遇到这么难堪的情况。
现在好多了,茱莉亚·罗伯茨真诚的道了歉,斯皮尔伯格就坡下驴,顺势表示自己的大度,不予计较。
正想着杀青后后期制作的事宜,远远的就听到了格温妮丝·帕特洛的声音。
“教父……”
比起茱莉亚·罗伯茨,格温妮丝·帕特洛无疑更受斯皮尔伯格喜爱,毕竟是自己教女。
斯皮尔伯格和帕特洛家族关系一直不错,这次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把教女塞进剧组,制片方也没意见。
这种事在好莱坞很常见,背后的资历和背景在好莱坞很有用,如果还是犹太裔,就更好了。
“什么事?小格温……”斯皮尔伯格展露亲切的微笑,看着冲进来的格温妮丝·帕特洛,温声问道。
格温妮丝·帕特洛喜欢别人叫自己格温,这样显得比较个性比较酷。
当然,只有小吉伯特不这么叫她。所以格温妮丝·帕特洛就觉得小吉伯特很调皮,有种痞帅痞帅的感觉。
格温妮丝·帕特洛把剧本递给斯皮尔伯格:“教父,你看看这个。”
“这是什么,剧本?”斯皮尔伯格放下手中的咖啡,接过剧本一看。
剧本封面上就写了名字,叫《鲨滩》,斯皮尔伯格眉头一挑,有点意思,是谁模仿《大白鲨》写的?
格温妮丝·帕特洛这时候介绍道:“这是小吉伯特写的剧本,我觉得不错,所以就拿给你看看。”
斯皮尔伯格没翻开剧本看具体内容,而是似笑非笑的看着格温妮丝·帕特洛,问道:“你能把剧本拿给我看,是不是他答应了你什么条件?”
“教父,你果然如同小吉伯特说那样,慧眼如炬。”格温妮丝·帕特洛小小的拍了一个马屁,然后说道:“是的,但不是他提的要求,是我说的。
我说如果我能把这个剧本推荐给教父您,他就要答应我给我电影女主角的位置。”
“他答应了?”
“起码没反对……”
兰德里尼家的那个小儿子,斯皮尔伯格对他印象倒是蛮深刻的。
原本以为小吉伯特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好莱坞二代,但没想到小吉伯特在剧组兢兢业业,干活认真负责。
交代给他的事情,都做得很好,没出过差错。
连剧组制片人都夸小吉伯特,说在浮躁的好莱坞,能找到小吉伯特这样一个认真踏实做事的年轻人,还挺少见的。
斯皮尔伯格和小吉伯特父亲老吉伯特早年有些交情,但也仅限于此。
老吉伯特求着自己让小吉伯特进剧组,自己帮了这个忙,也算还人情了。
经过在自己剧组的锻炼,小吉伯特也算有份履历。只要不好高骛远,踏实肯干,小吉伯特以后就不愁没饭吃。
但没想到,小吉伯特还搞这一出……
斯皮尔伯格潜意识里认为是小吉伯特耍的花招,忽悠了自己的教女,通过她再来接触自己,好拉到投资。
这一下子,小吉伯特在斯皮尔伯格心里还算不错的形象,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浮躁,油嘴滑舌,投机取巧的这样一个形象。
不过教女都把剧本拿给自己看了,斯皮尔伯格还是先打算看看,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写出什么好剧本?
结果斯皮尔伯格翻开剧本的第一页,就被吸引住了。
“这是小吉伯特写的?”斯皮尔伯格问道,还指着剧本里第一页的素描手稿,让格温妮丝·帕特洛看。
格温妮丝·帕特洛点点头道:“是啊,我看着他写的,后面还有其他的分镜头手稿呢。”
为什么这个手稿让斯皮尔伯格感到惊奇呢?是因为小吉伯特在手稿上展示了他对如何拍摄这部影片的想法。
简单来说,就是创造一个鲨鱼视角,从鲨鱼的视角来看剧本里女主是如何逃命的这一过程。
这在二十一世纪被玩烂的电影拍摄手法,在九十年代可是一个非常创新的拍摄手法。
斯皮尔伯格能成为好莱坞顶尖大导演,本身也不是草包,一眼就看出这类拍摄手法的优秀之处。
在拍摄惊悚片或者恐怖片的时候,这样的视角,这样的镜头,无疑能大大增加代入感和刺激感。
不敢说一定能成功,但小吉伯特能提出这个想法,就证明他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认真做了准备的。
斯皮尔伯格又赶紧翻到后面,果然附了几张分镜头手稿,通过手稿就已经可以想象电影画面了。
“小格温,你去把小吉伯特叫来,我和他聊聊。”斯皮尔伯格吩咐道。
格温妮丝·帕特洛一喜,斯皮尔伯格要见小吉伯特,就说明有戏,赶紧小跑着出去把小吉伯特喊进来。
进去之前,格温妮丝·帕特洛还嘱咐小吉伯特:“在教父面前一定不要说大话,他最讨厌说大话的人。
正常表现,有什么说什么。”
“我知道了。”小吉伯特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这才进去。
小吉伯特清楚的知道,能不能拿到执导的机会,就看着一哆嗦了。
第三章 挑战的机会
www.bok360.cc
和脾气暴躁的卡车司机詹姆斯·卡梅隆不同,斯皮尔伯格好莱坞出了名的好脾气。
就比如之前大嘴茱莉亚·罗伯茨吸嗨了和斯皮尔伯格吵架,要是换成卡车司机,肯定毫不犹豫把大嘴茱莉亚·罗伯茨给换掉了。
但斯皮尔伯格居然能容忍下来,不计前嫌的继续和茱莉亚·罗伯茨合作,足以见得他的好脾气。
当然,也就这一回,之后茱莉亚·罗伯茨休想再接到斯皮尔伯格的任何邀约,连试镜资格都不会有。
面对忽悠自己教女的小吉伯特,斯皮尔伯格觉得不能给他一个好脸色看。
不过看小吉伯特进来恭恭敬敬的问好,斯皮尔伯格这坏脸色瞬间就摆不出来了。
“来,坐下,”斯皮尔伯格让小吉伯特坐下,转头吩咐助理:“倒一杯咖啡过来。”
“水就可以了,”小吉伯特说道。
助理看向斯皮尔伯格,斯皮尔伯格点点头,助理这才去倒水。
等水到了小吉伯特手中,斯皮尔伯格这才问道:“小吉伯特,小格温交给我的剧本,是你写的?”
虽然创意不是自己的,但写肯定是自己写的,小吉伯特毫不犹豫的承认了:“是的,剧本都是我写的。”
“哦?你是如何想出这个故事的?我简单的看了一遍剧本,发现除了鲨鱼,你这个剧本和我的《大白鲨》没有任何关系。”斯皮尔伯格很好奇这一点。
这里小吉伯特就要施展忽悠大法了:“导演……”
“叫我叔叔就可以。”
“好的,史蒂文叔叔,我一直是你的忠实影迷。在我五岁的时候,我父亲就带我进了电影院看了《大白鲨》。
从那时候我就想着自己创作一个鲨鱼故事,这个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到电影行业之后逐渐成形,于是演变成了如今这个剧本。”
小吉伯特给的理由很充分,斯皮尔伯格挑不出什么毛病。
斯皮尔伯格又问道:“你写这个剧本,让小格温给我看,是不是存了心思,让我来挂名这部电影?”
“我完全没这么想,”小吉伯特站起来,杯中的水洒出来也不介意:“我一开始写剧本的时候,就没想过能得到您的推荐。
只是格温妮丝很热情的要帮忙,我也就顺水推舟。”
“我知道了,小格温也和我说过了。”斯皮尔伯格示意小吉伯特不要激动,先坐下来。
接着,斯皮尔伯格和小吉伯特聊了关于这个剧本,或者说对这部电影的创作想法,包括拍摄思路等等。
这个过程中,斯皮尔伯格也在观察小吉伯特的状态,看看他具体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如果小吉伯特是那种说大话,不务实,自我夸耀自己会做得如何如何好的,斯皮尔伯格是决计不会帮这个忙的。
但没想到,小吉伯特很务实,从规划到落实的每一步小吉伯特都想过了。
务实和想象力,这两个有点矛盾词汇,都在小吉伯特身上体现出来。
应该说在好莱坞,每一个获得成功的电影导演,基本都是两个词汇的集合体。
看起来,小吉伯特继承了他父亲老吉伯特的电影才华,却没有继承老吉伯特浮躁的性格,这一点好太多了。
聊完对这个电影的大致想法后,斯皮尔伯格也算结束了对小吉伯特的基本考察。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小格温必须要做女主角,你会答应吗?”斯皮尔伯格问道。
小吉伯特想了想,这才回答道:“如果试镜能达到要求,我肯定会答应。”
斯皮尔伯格更满意了,有底线,会为电影考虑。同样的,处事灵活,该给的人情和面子都会给。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了,这份剧本我带走,你没有意见吧?”斯皮尔伯格微笑道。
“当然可以,史蒂文叔叔。”小吉伯特微笑道。
斯皮尔伯格收下剧本,就基本确定他会向电影公司推荐这个剧本。但这里有个不确定的因素就是,小吉伯特能不能做导演,这个很关键。
不要高估电影公司的良心与信心,人家一看,斯皮尔伯格推荐的鲨鱼电影,肯定很感兴趣,毕竟《大白鲨》成功的先例在那摆着。
但要是知道导演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绝对会强烈要求换一个更稳妥的导演。
中國有句话,叫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好莱坞电影公司高层不懂中國话,但相同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所以年轻人能获得信任的机会很少,毕竟这关系到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投资。
当然,小吉伯特也可以带资进组。
但很可惜,兰德里尼家族就只剩下名字还值点钱了,其他什么都没了。
小吉伯特还要还上大学的贷款呢,根本没那个钱来投资拍摄一部电影。
其实一开始,小吉伯特也想过拍一部《女巫布莱尔》,或者拍一部《鬼影实录》也行。
毕竟这两部电影都是超级小投资博取高票房的恐怖片典范,拍摄难度也不大。
但一番权衡之下,小吉伯特还是否决掉了这两部电影。
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环境原因。1991年毕竟不是1999年或者2009年。
《女巫布莱尔》和《鬼影实录》的爆火,离不开互联网的发展。
这两部电影出现的时候,北美互联网发展速度已经到了一个顶峰,网民的数量和网络访问量都是全球第一的地区。
但现在是什么时候?是1991年,就在去年,才刚刚诞生世界上第一个公开可访问的网页和网页浏览器。
微软也才发布了Windows 3.0不久,由此奠定了自己在PC端操作系统霸主的地位。
也是去年,世界上第一家提供网络服务的运营商才刚刚成立。
而根据数据调查统计,1991年全美的互联网用户也不过四百二十万左右而已。
虽然还是全球第一,但太少了,基数不大。
1999年《女巫布莱尔》上映的时候,全美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1.1亿。
四百二十万比1.1亿,这笔账很好算。
作为重要宣传基地的互联网的差距如此之大,人家《女巫布莱尔》所用的招式放到1991年全都不好用了。
为什么互联网宣传对《女巫布莱尔》和《鬼影实录》如此重要,除了互联网的感染性和扩散性之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省钱。
这年头,电影宣传都是通过报纸媒体,电视媒体,铺设线下广告等方式进行宣传。
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而且都不便宜。
一部投资几万的电影,你再要求电影公司给你掏出几千万的宣传费用。
没有上帝视角的情况下,电影公司高层多半会觉得你有病。
所以,作为新人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并不是投资越小越好,而是适当的投资。
第二个原因,就是小吉伯特自己的原因了。
他当然知道《女巫布莱尔》,或者那个什么《鬼影实录》拍摄简单,确实没什么技术难度。
但作为一个电影导演,没点挑战的事情,小吉伯特觉得不够有趣。
小吉伯特喜欢有挑战性,只有敢于挑战,才能面对更大的风浪。
现在就看斯皮尔伯格给不给力,能不能说动电影公司高层,给小吉伯特一个挑战的机会了。
https://www.bok360.cc/book/1893102975525187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