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穿越大新到三星堆文明

从穿越大新到三星堆文明

平行老鼠 著

类别:历史军事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51386

公元2040年,陶方病逝,灵魂穿越到大新王朝的一位道童身上。原来这里是另一个平行世界,公元22年大新17年,原本历史上的天阳大决战,本应天降陨石的刘秀大军在天阳大平原,被王莽亲率五十万大军所灭,同年九月,刘秀走投无路,在阳江投河自尽,大新正式一统天下。 陶方本以为作为众多穿越者的一员,凭借丰富的现代知识,必定能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 现在才发现古代的历史与自己所听说的历史完全不在一个认知上,这里不仅有良好的制度,先进的生产力和理想的科技,甚至对于太空和地球的认知也是陶方完全不敢想象的,这完全颠覆了他对历史的认知。 公元255年大新250年,大新一代权相陶方,奋武将军叶长天,平新帝洪立开启圣人宝藏。 自此,盛传250多年的圣人宝藏真相大白:所谓宝藏,除了建新帝王莽当年留下的几把现代武器,还有一张地图,地图所指,正是阳江江底八百米处的一处三星堆遗址。


https://www.bok360.cc/book/1893118257446645760.html


第一章 逝者魂归探亲人,天堂轮回启新程

www.bok360.cc 

    陶方,一个曾在岁月中迷失的灵魂。他对生活的热情,不知何时起,渐渐被看淡;对社会常态,也充满了失望。于是,在漫长的二十多年里,他选择了躺平摆烂,仿佛自己是这喧嚣世界中一座沉默的孤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毫无干系。

    时光悄然流转至二零五零年,疾病如影随形地缠上了他。他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眼神却出奇地平静。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在这最后的时刻,他没有挣扎,没有恐惧,只是淡然地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当最后一名医生无奈地离去,陶方感觉自己的灵魂如同挣脱了枷锁一般,轻飘飘地脱离了那具被病痛折磨的身体。

    他首先想到的,是家中的老父老母。他的灵魂飘荡着,来到了那个熟悉的家。看到父母的那一刻,他的心猛地一揪。他们似乎没什么变化,可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却写满了更多的沧桑和岁月的痕迹。父亲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微微佝偻着背,凝视着远方,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落寞。母亲在屋里忙碌着,脚步已不如从前那般轻快,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岁月的沉重。

    陶方想呼喊他们,想再感受一次他们的温暖怀抱,然而,他只能默默地看着。他看着父母,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曾经的温馨画面,那些儿时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昨日。可如今,他却只能以这样一种虚无的方式与他们相见。他多么想告诉他们,他爱他们,他却未后悔自己曾经的躺平摆烂,只叹息没有好好陪伴他们。但他知道,这一切都都无法改变,因为生而为人,并不能先择作韭菜还是镰刀,这个世界大部分生命都只能是陪衬,人也一样。

    他在父母身边停留了许久,感受着他们的气息,感受着那份深沉的爱。然后,他带着满心的不舍,缓缓离开了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继续他那未知的灵魂之旅。

    陶方的灵魂从家中父母处离开后,竟莫名地上了一辆汽车。这辆车仿佛是从时光深处驶来,又似要驶向未知的远方。

    车内,两个年轻的大学生正为一个问题争论得唾沫横飞。他们的脸庞洋溢着青春的光彩,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其中一个学生涨红了脸,手舞足蹈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声音激昂有力:“这个这个世界在某些方面确实需要改进,当官的不是贪官,就是懒政不作为,我们不能总是安于现状,应该积极地去推动变革!”另一个学生也不甘示弱,立刻反驳道:“你太天真了!现有的世界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检验的,哪能说改就改?况且官商勾结,早已形成无可撼动的利益群体,普通人在他们眼中你以为算得上真正的人吗?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完善,而不是一味地否定。”

    陶方静静地看着他们,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曾几何时,他也如他们这般年轻气盛,对社会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也会为了各种问题争论不休。可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磨难让他渐渐失去了那份热情和勇气。他选择了躺平摆烂,对生活的种种也变得麻木不仁。

    看着这两个大学生,陶方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他们的争论让他陷入了沉思。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反思自己的选择。也许,他曾经的失望和看淡只是一种逃避,而这些年轻人却在勇敢地面对,努力地去改变。

    他们的争论还在继续,陶方的灵魂却在这激烈的氛围中愈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奈。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参与到这样的讨论中,无法再为这个社会做出任何贡献。他只能默默地看着,带着一丝遗憾和感慨,继续他那飘忽不定的灵魂之旅。

    陶方从那辆充满青春激辩的汽车上离开后,灵魂悠悠荡荡,来到了兄长的住处。

    远远望去,兄长的身影依旧熟悉。他还是有点小胖,岁月似乎并未在他的体型上留下太多改变。然而,当陶方靠近,看到兄长的面容时,却发现那上面多了几分深沉与稳重。

    兄长站在院子里,微微仰头看着天空,神情自若,仿佛世间的纷扰都与他无关。陶方知道,兄长的这份从容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生活的磨砺中逐渐练就的。

    走进院子,陶方看到了兄长的三个孩子。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他们或在玩耍,或在帮忙做着一些简单的家务。他们的脸上带着纯真与懵懂,却也隐隐透露出生活的艰辛。

    陶方看着这一幕,心中泛起一阵苦涩。他想起自己曾经的躺平摆烂,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与社会和命运抗争的另一种方式呢?只是这种方式依旧显得那般苍白无力。

    陶方苦笑一声,他想为兄长和孩子们做些什么,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他只是一个灵魂,无法给予他们实际的帮助。他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祝福他们,希望他们的生活能越来越好。

    陶方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兄长和孩子们,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他知道,自己的旅程还将继续,但这一刻,他想多停留一会儿,感受这份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真实。

    最后,陶方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兄长的家。他的灵魂再次飘荡在未知的世界里,带着对兄长一家的牵挂和对自己人生的反思。

    陶方的灵魂在离开兄长家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不断地问自己:人类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如同一团迷雾,笼罩着他的思绪。

    在他躺平摆烂的二十多年里,他似乎从未真正思考清楚过这个问题。如今,在生命的尽头,这个问题却如巨石般压在他的心头。他回忆起自己所见过的人和事,那些在生活中挣扎的人们,那些为了梦想而奋斗的人们,那些被命运捉弄却依然不屈不挠的人们。

    人类,是一种复杂而又矛盾的存在。他们有着善良、勇敢、坚强的一面,也有着自私、懦弱、贪婪的一面。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境。有的人能够勇敢地与命运抗争,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有的人却在命运的重压下屈服,失去了信心,选择躺平摆烂,变得麻木不仁,甚至选择结束自己无趣的一生。

    陶方想起了那两个争论得唾沫横飞的年轻大学生。他们充满激情,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是在与命运抗争的人。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哪怕只是一点点。而自己呢?在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失望时,选择了逃避,选择了躺平摆烂。他不禁感到羞愧。

    “如果能,为何有的人是人,更多的人却不是人呢?”陶方的心中充满了困惑。他看着这个世界,看到了人性的善恶交织,看到了人们在欲望和道德之间的挣扎。他开始明白,人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义,也不仅仅是一个充满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群体。

    有的人在困境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性的光辉;而有的人却在利益的诱惑下丧失了人性,变得冷酷无情。陶方不知道该如何评判这些人,他只知道,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没有真正看出清人类的本质。

    陶方的灵魂继续飘荡着,他带着这个沉重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游荡。他希望能找到答案,希望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理解人类和生命的真正意义。然而,他知道,这个问题可能永远也没有答案。

    但他相信,只要人们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总有一天,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而他,也将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归宿。

    那沉重的开门声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传来,打破了陶方灵魂的沉思。一道亮光骤然出现,刺得他几乎睁不开眼。待他的视线渐渐适应,便看到一个慈祥的长着翅膀的天使正静静地看着他。天使的面容散发着温暖与安宁,那眼神中满是慈爱,仿佛已经等待了他许久许久。

    陶方怔怔地看着天使,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在这生命的尽头,他竟遇到了如此神秘而又美好的存在。天使的翅膀轻轻扇动,带来一阵柔和的微风,仿佛在抚慰着陶方的灵魂。

    “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很久了。”天使的声音如同天籁,在陶方的灵魂深处回荡。陶方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他感到自己在天使的面前是如此渺小,如此无助。

    天使微微扬起嘴角,笑容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亮。“不要害怕,孩子。你的旅程还没有结束,这里只是一个新的起点。”陶方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不明白天使的话是什么意思。但在天使的注视下,他渐渐平静下来。

    “跟我来吧。”天使说着,转身向那道亮光走去。陶方犹豫了一下,然后跟了上去。随着他们的前行,那道亮光越来越强烈,仿佛在引领着他们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陶方不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但在天使的陪伴下,他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他开始期待这个新的旅程,期待着在这个未知的世界中找到更多关于人类、关于生命的答案。

    陶方跟在天使身后,一路漫步在这奇异的路途上。四周的风景美得如同梦幻,绚丽的色彩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最瑰丽的画卷。轻柔的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和清新的气息,让陶方的灵魂也仿佛沉浸在这美妙的氛围中。

    天使微微侧头,看着陶方,声音依旧温和而慈祥:“你心里有很多问题,迫切想要知道答案。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陶方的眼神中满是渴望,他急切地说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我只想知道生命的尽头和来源。”

    天使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深邃地看着陶方。“很多问题只能你自己探索,否则,你们存在还有何意义?你们人类不是有句老话吗,叫人活着,总要有些事做的,不是吗?”

    陶方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自己的一生,那些躺平摆烂的日子,自己似乎从未真正去探索过生命的意义。而现在,在这神秘的旅程中,他突然意识到,生命的价值或许就在于不断地探索和追寻。

    天使看着陶方若有所思的样子,微笑着点了点头。“生命是一个奥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去探索。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感悟,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陶方抬起头,看着天使。“那我该从何处开始探索呢?”天使指了指前方,“继续前行吧,你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许多挑战和机遇,用心去感受,用智慧去思考,你会逐渐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陶方坚定地点了点头,再次跟在天使身后,继续踏上这未知的旅程。他知道,前方等待他的将是无尽的探索和成长,而他也将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寻找生命的真正意义。


第二章 旧主悲歌成过往,新皇启幕写新篇

www.bok360.cc 

    京城的沼狱中,光线昏暗,潮湿的空气弥漫着腐朽的气息。老皇帝颓然地坐在角落里,长发凌乱如枯草,毫无章法地披散着。曾经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冠,此刻歪歪斜斜地放在一旁,黯淡无光。他的面容憔悴至极,眼窝深陷,如同两个黑黢黢的洞穴,里面盛满了疲惫与绝望。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纹路,此刻仿佛被痛苦的力量拉扯得更深,每一道皱纹都诉说着无尽的沧桑。他的嘴唇干裂,毫无血色,微微颤抖着,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内心的煎熬。

    这一夜之间,他仿佛苍老了二十年。曾经的意气风发、威严庄重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命运击垮的垂暮之人。他的眼神空洞而迷茫,望着前方却又似乎什么都看不见。那身华丽的龙袍,也沾满了污渍,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就如同他的人生一般,从辉煌的巅峰跌入了黑暗的谷底。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缓缓接近。那脚步声在寂静的沼狱中显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沉重的力量,要踏进这位老皇帝的心脏。老皇帝的身体微微一震,他紧张地竖起耳朵,试图分辨这脚步声的来源和意图。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他的心跳也愈发急促起来,仿佛要从嗓子眼蹦出。他不知道来者是谁,是敌人来取他性命,还是有人来拯救他于水火之中?在这未知的恐惧与期待中,老皇帝紧紧地握住了拳头,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牢狱外,那道声音如同一把利刃,瞬间划破了寂静的空气。“父皇,孩儿来看你了。”声音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似有得意,又似有愧疚。

    老皇帝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这个最小的儿子身上。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与陌生,仿佛从未认识过眼前这个人一般。他仔细地打量着儿子,那眼神仿佛要穿透儿子的灵魂,寻找曾经熟悉的影子。

    此时的三皇子身着一身华服,那华服由上等的丝绸制成,在昏暗的光线下依然闪烁着细腻的光泽。金色的丝线绣出精美的图案,龙纹与祥云交织在一起,彰显着皇室的尊贵。他的腰间系着一条镶嵌着宝石的腰带,宝石在微弱的光线下散发着神秘的光芒。他的头发整齐地束起,戴着一顶精致的玉冠,玉冠上的雕刻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皇室的荣耀。然而,此刻这一身华服却让老皇帝感到无比的讽刺。

    老皇帝自嘲地笑道:“朕这一生虽没有什么大功绩,但自认看人很准,唯独是你,朕是真正看走眼了。朕实在没料到你竟然如此大胆,竟敢弑父夺位。”

    三皇子微微低头,恭敬地道:“父皇,太傅说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就要革命,革命就要流血。前朝的贵族,今朝的地主老财,世家门阀,以及父皇身边的功臣们,都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他们都要流血,而父皇你……自然是首当其冲了。”

    老皇帝气得浑身发抖,食指颤抖地指着儿子:“你,你这个逆子。”他的声音因愤怒而变得沙哑,然而,一口气没上来,却是口喷一口鲜血,差点没背过气去。

    但随即,老皇帝却像看开了一样,笑道:“你真的以为陶方是真心帮你吗?他不过是想借助你的身份对朕施以报复,因为当年朕对他施以阉割之刑,令他怀恨在心。”

    三皇子淡淡地看着这位迟暮的父亲,眼神中没有一丝波澜:“父皇,你大错特错了。太傅的信心和理想不是你能明白的,也不是儿臣能明白的。而父皇你最大的错就是太傅明明是国家基石,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而你竟然为了个蛮族妖女,将太傅变成了阉人。父皇,你实在是咎由自取,万死也不能赎罪。别说太傅,天下哪个男人能饶得了你啊?”

    说完,三皇子转身缓缓离开大牢。他的步伐坚定而从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挥手朝狱卒吩咐道:“送太上皇上路,记住让他走得轻松点,毕竟父子一场。”

    那声音渐渐消散在牢狱之中,只留下一片死寂。老皇帝缓缓站起身来,他的动作缓慢而沉重,仿佛每一个动作都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他抬起头,目光透过牢狱的缝隙,望向那丝丝透下的月光。

    月光如银,洒在他苍老的脸上,勾勒出他那满是沧桑的轮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愤怒,有悔恨,有无奈,也有一丝解脱。他看着那月光,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辉煌岁月,看到了自己登上皇位时的意气风发,看到了自己统治下的江山社稷。

    大笑三声,那笑声中充满了悲凉与绝望。笑声在牢狱中回荡,仿佛是对命运的最后抗争。笑声停歇,他缓缓吟道:“半生荣耀掌乾坤,未想亲儿起逆心。算计难防悲末路,王权易主叹孤魂。往昔壮志成虚影,今日残躯入暮云。唯愿吾儿雄略展,江山稳固胜吾君。”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他的灵魂深处吐出。这首诗,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他对儿子的最后祝福。他知道,自己的时代已经结束,而儿子的时代即将开始。他希望儿子能够吸取自己的教训,成为一个英明的君主,让江山更加稳固。

    吟罢,老皇帝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一尊雕像。他的眼神中不再有愤怒和悔恨,只有一种深深的宁静。他已经看透了生死,看透了权力的更迭。

    “恭送大新皇帝上路!”随着老皇帝的随侍太监的一声长喝,大新王朝第八代帝王洪新帝离世,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金碧辉煌的洪新宫,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奢华。三皇子慵懒地躺在龙床上,那龙床雕龙刻凤,华丽非凡。他的手中随意地玩弄着两个水晶球,水晶球在他的指尖转动,不时发出嘎吱声响。那声音在寂静的宫殿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新君心中的复杂思绪。

    太监的脚步声缓缓接近,那脚步声轻而稳,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恭敬。太监走到三皇子身前,恭敬地拜下身,声音尖细而谦卑:“陛下,太上皇走了。”三皇子微微一怔,手中的动作也停了下来。片刻后,他轻声问道:“随侍太监王二虎也一起去了?”太监低头回应道:“是,陛下。”

    三皇子故作气愤道:“本王人说很多次了,本王还未登基,国号未立,不可称本王陛下,记住了。”

    “奴才知错,请陛下治罪。”

    三皇子轻叹了一声,那叹息中包含着诸多情绪,有解脱,有惆怅,也有一丝对过去的怀念。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吩咐道:“去请太傅来宫里一趟吧,就说立儿想师傅了。”他的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太监领命而去,宫殿中又恢复了寂静。三皇子的目光落在手中的水晶球上,眼神却渐渐飘远。他知道,自己如今登上了皇位,面临的将是无数的挑战和抉择。而在这个时候,他迫切地需要太傅的智慧和支持。他想起与太傅一起谋划的日子,那些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时刻。他相信,只有太傅才能帮助他稳固江山,实现自己的理想。

    此刻,他躺在这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床上,心中却没有丝毫的轻松。他明白,自己的责任重大,而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他期待着太傅的到来,仿佛只有太傅在身边,他才能找到那份坚定和信心

    科学院内,气氛宁静而严肃。陶方正与两位老人围在一张阳江的地形图前,神色专注地谈论着。他们的身影在柔和的灯光下显得沉稳而庄重,仿佛在谋划着关乎重大的事宜。

    陶方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袍,面容沉静,眼神中透露出深邃的智慧。他时而微微点头,时而用手指在地形图上比划着,与两位老人交流着彼此的见解。他们的讨论声虽不大,却充满了思考的力量,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

    就在这时,一个小厮小步跑了进来。他的脚步轻盈而急促,打破了这宁静的氛围。小厮来到陶方身边,微微俯身,凑到陶方耳边轻声道:“太傅,三皇子请您进宫。”

    陶方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他沉默了片刻,然后轻轻点了点头,向两位老人示意后,缓缓站起身来。他的动作优雅而从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科学院中,两位老人离去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线之外。陶方的目光转向小厮,神色凝重地问道:“你仔细说说,三皇子可有什么口信?”

    小厮微微低头,恭敬地回答道:“三皇子说,立儿想师傅了。”

    听完小厮的话,陶方身躯一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以往,三皇子在他这个太傅面前,向来只会自称“小王”或“学生”,那是出于对师生名分和君臣之礼的尊重。然而,此次三皇子却称“立儿”,这一细微的变化,让陶方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同寻常之处。

    “莫非?莫非他已经动手了?”陶方在心中暗自思忖。他的眼神变得愈发深邃,思绪也如潮水般翻涌起来。他回想起与三皇子共同谋划的种种,那些充满野心与抱负的计划,那些在暗中涌动的暗流。如今,这个不同寻常的称呼,仿佛是一个信号,一个预示着重大变故的信号。

    陶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下巴,陷入了沉思。他开始分析各种可能性,思考着三皇子此举背后的真正意图。是单纯的思念之情,还是别有深意?如果三皇子真的已经动手,那么接下来的局势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他知道,自己必须谨慎应对。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刻,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无数人的命运。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然后对小厮说道:“准备一下,随我进宫。”

    小厮领命而去,陶方则站在原地,目光望向皇宫的方向。


第三章 师徒夜论破旧制, 朝堂恐起血雨风

www.bok360.cc 

    陶方缓缓踏入洪新宫,宫殿内寂静无声,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响,每一步都带着一丝庄重与谨慎。

    抬眼望去,三皇子王立早已遣退了所有下人,独自端坐在椅子上。他身着整洁的服饰,那华美的衣料在柔和的光线下闪烁着微微的光泽。他的身姿挺拔,面容沉静,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捉摸的深邃。

    陶方静静地看着三皇子,心中暗自揣测着这次召见的目的。他一步步走近,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着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终于,他在适当的距离停下脚步,微微躬身行礼道:“臣陶方,拜见陛下。”

    王平急忙上前,双手稳稳地将陶方扶起,眼神中满是真诚与敬重。“师傅,以后万不可行此大礼。”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在这空旷的宫殿中回荡。

    说完,王平恭敬地朝陶方行了个师生礼,那动作一丝不苟,尽显谦逊之态。“没有师傅,就没有立儿的今天。师傅对我的教诲与扶持,立儿永生难忘。”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陶方,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

    陶方受宠若惊,连忙摆手道:“陛下言重了。陛下天资聪颖,心怀大志,即便没有老臣,陛下也定能成就一番大业。”

    王平微微摇头,道:“师傅莫要谦虚。若不是师傅悉心教导,为我指点迷津,我又怎能有今日之成就?师傅的智慧与谋略,是我前行路上的明灯。”

    陶方轻叹一声,道:“立儿已经长大了,师傅已经没有什么可教你的了。如今陛下登上皇位,肩负着国家的重任,老臣相信陛下定能以英明之决策,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王平沉默片刻,道:“师傅,我虽登上皇位,但心中却时常感到惶恐。这天下之大,事务之繁,我深感自己能力有限。我还需要师傅的辅佐,为我出谋划策。”

    陶方微微动容,道:“陛下有此觉悟,实乃国家之幸。老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解难。”

    王平点点头,道:“师傅,如今局势复杂,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我该如何应对,才能稳固江山,实现我的理想?”

    见陶方沉默不语,王立微微皱眉,道:“师傅是否在担心立儿会如父皇一般过河拆桥?”

    陶方连忙躬身,语气坚定道:“臣断无此想。”

    王立凝视着陶方,眼神中满是诚恳。“立儿可以对天发誓,只要太傅不负朕,朕绝不负太傅。这个天下,有一半也是太傅的。”说着,王立从一个黑色的盒子里取出一物。见到此物,陶方大惊失色,眼睛瞬间睁大,满脸的不可置信。

    王立将物件塞到陶方手里,语气郑重道:“记得师傅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经得住权利的诱惑,屠龙少年终会变成恶龙。师傅若是不放心,这玉玺就由师傅代为保管,以免立儿行差踏错。”

    陶方紧紧盯着手中的玉玺,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这玉玺通体晶莹,散发着一种威严而神秘的气息。只见玉玺上面豁然呈现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八个字仿佛有着无穷的魔力,让陶方的心中涌起阵阵波澜。

    他的手微微颤抖着,感受着玉玺的重量。这不仅仅是一块玉石,更是整个国家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陶方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他既感动于王立的信任,又深知这玉玺的分量之重。

    “陛下,这玉玺乃国之重器,臣万万不敢保管。”陶方试图将玉玺还给王立。

    王立却摆摆手,道:“师傅,朕心意已决。只有将玉玺交给师傅,朕才能安心。朕相信师傅会用它来守护这个国家,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

    陶方猛然想到,王立既然已经拿到玉玺,那老皇帝岂不是已经……看到陶方吃惊的模样,王立微微点了点头。“师傅想得没错,洪新帝已于今夜自尽于狱中。”

    这一刻,陶方思绪万千,过往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想到了当年,当年洪新帝也是那般赏识自己。那时的他,意气风发,怀着满腔的热血和抱负。他被任命为治水钦差,踏上了为百姓谋福祉的征程。

    他带领着众人平世家,灭贪官,一心只为了让国家更加公正,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那些日子,虽充满艰辛,却也让他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然而,命运却如此残酷。他的努力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连自己那未足一周岁的孩子也未能幸免。而他自己,也被施以残酷的刑罚,落得男人都做不了的地步。

    回忆起那些痛苦的过往,陶方的心中充满了悲愤与无奈。他曾对洪新帝充满了信任和忠诚,可最终却被背叛。如今,洪新帝自尽狱中,他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只有无尽的惆怅。

    他看着手中的玉玺,那象征着权力的宝物,此刻却显得如此沉重。他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但他知道,他必须为了那些曾经的理想和信念,继续前行。

    王立看着陶方震惊的神情,心中微微一叹。他知道陶方心中定是思绪翻涌,毕竟老皇帝的结局如此突然。

    “师傅,朕知道此事让你心中难安。但父皇他……他已无回头之路。”王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对父亲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坚定。

    陶方紧紧握着玉玺,手微微颤抖着。他抬头看着王立,眼中满是疑惑与痛苦。“陛下,您如此行事,可曾想过后果?老皇帝虽有过错,但他毕竟是您的父亲。”

    王立的眼神瞬间变得凌厉起来,“师傅,朕知道你对父皇旧情难忘。但他的所作所为,已让这个国家陷入危机。朕不能坐视不管,必须有所行动。”

    陶方的情绪也有些激动起来,“陛下,您可曾想过,如此一来,您将背负弑父之名。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您?”

    王立冷哼一声,“师傅,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这个国家,为了百姓,朕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

    陶方摇了摇头,脑海中浮现出与老皇帝的过往。曾经,老皇帝对他有知遇之恩,将他从默默无闻中提拔起来,委以重任。那时的陶方,对老皇帝充满了感激与忠诚,一心为他效力。他被任命为治水钦差,平世家,灭贪官,立下赫赫战功。那段日子,他以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找到了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然而,命运却在瞬间急转直下。老皇帝为了一个蛮族妖女,竟对他施以阉割之刑,让他失去了做一个男人的权利。那一刻,陶方的世界崩塌了。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与绝望,对老皇帝的恨如熊熊烈火般燃烧起来。他恨老皇帝的无情,恨他的自私,恨他毁了自己的人生。

    陶方紧紧攥着玉玺,心中的波澜久久无法平息。他的眼神时而迷茫,时而坚定,内心陷入了深深的挣扎之中。

    他回想起自己用心教导王立的那些日子。从当初那个内向天真的三皇子,到如今登上皇位的新君,每一步都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他看着王立逐渐成长,心中也曾有过欣慰与自豪。

    然而,此刻他却不禁自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仅仅为了心中的那份对老皇帝的仇恨呢?他试图在混乱的思绪中寻找答案。

    或许在一开始,仇恨的确是他行动的一部分动力。老皇帝的残忍之举,让他的人生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他渴望复仇,渴望看到老皇帝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王立,就成为了他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王立之间也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师生情谊。他看到了王立的潜力与抱负,看到了他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心。他开始真心希望王立能够成为一个好皇帝,能够为这个国家带来繁荣与安定。

    王立拉着陶方在椅子上坐下后,满心期待地等着陶方的指点。陶方静静地看着王立,那目光中蕴含着深沉的思考与期许。语重心长地说道:“立儿是想做一位优秀的守臣之君,还是想做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下万民的代言人?”

    陶方的话语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王立的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那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明显让王立身体颤抖了起来。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激动与不安,嘴唇微微颤抖着:“太傅,朕……朕真的可以吗?”

    陶方的眼神坚定而有力,他看着王立,郑重地说道:“立儿,师傅当初跟你说的那些话并不是说说而已,也不仅仅是让你用来对付洪新帝的舆论筹码。朝廷不能再做一言堂,权利是洪水猛兽,不能握在手里,要将它关进笼子里。”

    王立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做一个守臣之君,或许可以安稳地度过一生,但也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无闻。而做一个天下万民的代言人,意味着要挑战传统的权力格局,面临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陶方看着王立纠结的模样,继续说道:“立儿,你要明白,权力如果不受约束,只会带来腐败和灾难。只有将权力关进笼子里,让它为百姓服务,才能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

    王立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师傅,我明白了。我要做一个为天下万民谋福祉的皇帝,我要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陶方欣慰地笑了,他知道王立已经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好,立儿。既然你有这样的决心,师傅一定会全力支持你。我们一起努力,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而奋斗。”

    在这洪新宫中,师徒二人的对话仿佛为这个新的时代注入了希望的力量。他们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但他们也坚信,只要他们携手共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未来。

    放弃权利的又何止是皇帝,那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陶方有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革命是要流血的,是要拿人命来填的;你都要革人家的命了,人家岂能不拼命?


https://www.bok360.cc/book/1893118257446645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