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出四合院

冲出四合院

七五三幺 著

类别:都市言情 状态:连载中 总点击:100 总字数:2318874

失业大叔重生荒年,靠辅助学习外挂,带着家人冲出越来越禽兽的四合院,踏上尔虞我诈的创业之路! 当他成为世界首富后,回顾前路,竟发现四合院里的人,其实挺纯粹……


https://www.bok360.cc/book/1891905750438608896.html


第1章 除旧迎新

www.bok360.cc 

    1962年2月4日,除夕夜。

    首都,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后院东北角耳房,张家。

    12岁的张和平,安静地坐在自家门槛上,闻着隔壁东厢房刘海中家溢出的饺子汽,看着斜对面西厢房许大茂家的黄灯泡,听着南边正房何雨柱家的一众欢笑声。

    沉思良久,张和平起身返回昏暗的家中,走到门后的四方桌旁,借着门外的灯光,陪着家人,笨拙地糊起了火柴盒。

    屋内气氛有些压抑,比寒冬腊月的夜,更让人不适。

    张和平刚融合完这个身体的前主记忆,知道其中大半原因是他造成的。

    起于59年的干旱、灾荒,在62年初这个青黄不接的时段,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

    张和平不知道具体的受灾数据,但从奶奶带着张和平的两个姐姐逃荒至此,可见一斑。

    而张和平的穿越,也跟她们的到来有关。

    张和平的父亲张兵,前些年援朝没了右腿,转业到了首都红星轧钢厂保卫科,领了一个守夜看仓库的清闲差事,每月工资56元。

    没闹灾荒之前,张兵的工资足够养家,每月给乡下母亲和两个女儿寄了钱粮后,还能接济一下已故战友的家属。

    但旱灾开始后,粮票价格一涨再涨。

    年前,1斤首都粮票黑市价格竟炒上了3元,全国通用粮票更高。

    如此一来,他们家就难了!

    因为张和平的户口随母亲马秀珍,都是没有城市供应粮的农业户口,仅靠父亲张兵每月的定额粮,根本不够吃。

    如今,再加上刚从乡下逃荒过来的奶奶和两个姐姐,此间生活就更加困难了。

    而这具身体的前主,因抱怨奶奶和两个姐姐不该来此,导致他过年没有吃上饺子,被他父亲一巴掌扇去投胎了。

    现在的张和平,前世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失业大叔,因为在家摆烂打游戏,被他老婆一巴掌扇成了重生人士,还带了一个外挂过来。

    糊火柴盒:入门(5%).

    糊火柴盒:入门(6%).

    张和平用僵硬的手指糊火柴盒时,脑中不断闪过技能提升进度,一些糊火柴盒的经验、技巧凭空出现在他的脑中。

    只是,这外挂只在张和平做某件事的时候,才会针对性启动,且只加速提升一项技能。

    比如,他刚才在门槛上思索前世今生时,提升的技能【思索:熟练(76%)】,此时就没有再挂机提升了。

    张和平把这个外挂,理解为辅助加速学习外挂。

    今生,他若想干一番事业,过人上人的生活,势必要靠这个外挂,多学一些技能才行。

    不过,当务之急,是解决吃住问题!

    “小三,少糊点浆糊!”左边母亲马秀珍说着,将一张新盒纸伸过来,把张和平手指上沾的浆糊抹了去。

    紧接着,右边奶奶谢二妹,也拿了一张新盒纸过来抹。

    张和平抬头看了一眼左右,16岁的大姐张招娣、14岁的二姐张盼娣分别坐在奶奶和母亲的另一边,沉默地在那埋头糊火柴盒。

    他本想就前身下午骂人那事道歉的,缓和一下屋内气氛,毕竟从此以后就是家人了。

    但他的心中还有些隔阂,还在努力适应这陌生的人和事。

    当他的糊火柴盒技能提升到熟练(33%)时,桌上就没有盒纸了。

    这困难年月,就连街道办分配的火柴盒任务,也是限量的。

    因为糊火柴盒的工酬,是用棒子面结算,街道办也没多余粮食分配,只能勉强囫囵过去。

    母亲马秀珍将桌上剩的半碗浆糊端了出去,奶奶和两个姐姐也出了房间,独留张和平待在昏暗的屋里。

    这是一间很小的房子,没有土炕,床是几块木板架在石头上的那种,床边勉强放下一张四方桌和一条长凳。

    除了床上被褥,床下杂物,墙上挂的零碎,这屋里就没有他物了,甚至连个窗户都没有。

    这也是他们家为何开着门,在寒夜中借光糊火柴盒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煤油、蜡烛也是凭票供应的,紧缺得很。

    至于电灯,他家原本也有,但为了缩减开支,前年就停用了。

    没多久,五碗冒着热气的糊糊端上桌,母亲马秀珍点了煤油灯进来,这才关上门,阻拦外面的寒冷。

    张和平坐在床边,用筷子搅了一下他那碗粘稠的糊糊,好像有碎窝头在其中。

    前主记忆中,这碗糊糊是奶奶和两个姐姐来此之后,最浓稠的一顿饭了。

    再看奶奶和母亲碗里的清汤寡水,背对房门而坐的两个姐姐碗里,因为隔着煤油灯看不清。

    不过,根据中午的吃食,以及刚才剩的那点浆糊来看,估计两个姐姐碗里的糊糊,也浓稠不到哪里去。

    这让张和平有些感叹荒年不易,也有些怪前主不懂事。

    “奶奶,我不饿,你吃我这碗。”

    张和平的话还没说完,就已经端走了奶奶面前的那碗清汤,并送到了自己嘴边。

    在屋内四女愣神之际,张和平已大口大口的喝下了热汤。

    果然如他所见,碗里只是加了盐的汤水,连大颗一点的碎渣都没有。

    这家人,竟窘迫如斯!

    “三娃子……”

    “我吃饱了!”张和平放下空碗,不给奶奶让食的机会,转身爬到了床板角落。

    就在四女以为张和平还在生气大年三十没吃上饺子时,张和平背对着她们,瓮声瓮气的替前主道了个歉。

    “姐,我错了!下午不该骂你们,这都是干旱天气惹的祸,不怪你们。”

    这话一出,屋内似乎一下子暖和了好多。

    ……

    翌日,晨。

    张和平被饿醒,缩在被窝里缓了好一会,他才接受自己穿越的事,并发现奶奶她们已不知去向。

    他穿了一套深蓝色棉衣棉裤,踩着一双黑布棉鞋下床,在屋里屋外找了一圈,没找到吃的;加上昨晚糊的火柴盒不见了,估摸着奶奶她们应该是出去换粮食了。

    无奈,他只能提起热水瓶,倒了一碗热水,加了点盐,先把肚子暂时骗过去。

    他双手插袖,再次坐到门槛上,寻思冰天雪地该去哪里找吃的,话说他可是有外挂的重生人士!

    没多久,他提了自家的铁皮桶,去后院水槽边的水龙头下,接了半桶水回来。

    然后,他从床下找出锤子和钉子,用锤子一颗细铁钉敲弯,弄成了鱼钩模样。

    接着,他把锤子当钓竿,找了一截麻绳做鱼线,绑了一颗小螺帽当铅坠,最后绑了铁钉钩丢进水桶模拟钓鱼,试图挂机提升钓鱼技能,可惜没有成功。

    没办法,他只能提桶带工具去什刹海现场尝试了。

    记忆中,那边有很多人凿冰钓鱼。

    张和平从后院一路出来,中院看到了大肚婆秦淮茹在水槽边洗尿片,前院看到了干瘦阎埠贵在门前摆弄盆栽。

    这让他不由想起前世看过的那些四合院同人小说,疑惑院里这些人,真有那么禽兽?

    出了四合院,走在既熟悉又陌生的胡同巷子,张和平一路向西,不时看到一些大人端着痰盂、尿桶去公厕倒夜香;还有几个小屁孩点鞭炮扔向张和平,被他拿出锤子吓跑了。

    出了巷子,走了没多久,就到了早已结冰的前海边上。

    张和平观察了一下,这边冰面上有零星人影在滑冰,但没有钓鱼佬,也没有可以捡来用的冰窟窿。

    他沿岸向北寻去,到了宽阔的后海这边后,滑冰的人少了,凿冰钓鱼的人多了起来。

    在这个有肉票都不一定买得到鲜肉的困难时期,鱼似乎是最易得的肉食。

    张和平寻了一个离岸只有几米的冰窟窿,估摸着是哪个新手凿的,没钓上鱼就放弃了。

    他用锤子只捅了一下这个窟窿,就见了水。

    接着,锤子鱼竿拿出,铁皮桶倒扣当凳子,也不见张和平挂饵,就把铁钩下了水,愿者上钩。

    钓鱼:入门(1%).

    钓鱼:入门(2%).

    ……


第2章 为家人计

www.bok360.cc 

    钓鱼:大成(2%).

    张和平将锤子鱼竿踩在脚下,双手插袖缩成一团,蹲在铁皮桶旁边,忍着饿在那挂机。

    临近中午,张和平在见到一些钓鱼佬撤了,一些钓鱼佬拿出干粮准备打持久战时,张和平不由收起工具,回家去了。

    “不急于一时!”张和平暗暗给自己打气。

    只是,当他饿得发虚地走进南锣鼓巷,却发现了一些不对劲,周围不时有人对他指指点点,他还因此多了一个新技能。

    感知:入门(7%).

    等张和平进了四合院,那种感觉就更加明显了。

    就在张和平疑惑不解时,中院小他三岁,却跟他一样高的贾梗跳了出来,朝张和平大喊道:

    “张三,你瘸子爹要死了!”

    “嗯?”张和平愣了一下,没空搭理熊孩子,快步跑回了家。

    家里没人!

    门外煤球炉里没火!

    就在张和平猜疑发生了何事,不知道该去哪里时,隔壁二大妈正巧出来洗菜,随口说道:

    “和平,你爸出事了,你奶奶她们都去了医院,你还不快过去!”

    果真出事了!

    不过,因为前主被他爸一巴掌扇死,张和平的主意识还没认同这具身体的父亲,这一刻他倒是不慌。

    张和平回家看了一下热水瓶,把里面最后一点热水倒出来,兑盐喝了。

    接着,他发现家里平时藏粮的床板角落有些鼓,移开铺盖卷和木板后,发现下面多了一小包棒子面,约莫三、四斤的样子。

    张和平见有吃的,猜测奶奶她们也没吃,便动了做饭心思。

    “二大妈,能换个煤球吗?我家熄火了,等会还要送饭去医院。”

    张和平用火钳夹了一颗新煤球,跟刘海中家换了一颗半燃煤球升炉,然后开始烧水。

    待水开后,张和平先给热水瓶灌满壶,等会好带去医院。

    末了,张和平看着床上那点棒子面,因为不知道家中粮食缺口有多大,便不敢多造,用一个小铁勺向铝饭盒里舀了几勺,然后倒入锅中剩余的开水中,煮起了玉米糊糊。

    厨艺:入门(3%).

    待张和平将床上的棒子面藏好,又给锅里的糊糊加了些盐和酱油,一份不伦不类的褐色玉米糊糊就出锅了,可惜只有半饭盒。

    张和平向锅里加了些开水,刷锅汤就有了,锅都不用洗。

    看着黄色搪瓷盆里的刷锅水,张和平很是感慨。

    他前世虽然是个80后,在小镇上长大,但作为家里长孙,却从没吃过这种苦。

    但成年人的世界,这点苦算什么!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张和平为自己打气。

    不理院里邻居的窥视,他用两条红白相间的花色枕巾包裹住饭盒,然后放在一个囍字洗脸盆中,还把门外晾着的一条白色洗脸帕扯下,盖在了盆中。

    接着,张和平就小口小口喝起了刷锅水,有些烫。

    ……

    等张和平来到医院,一路问到便宜父亲张兵所在的308病房时,见到奶奶、母亲、两个姐姐均是一脸愁容。

    “奶奶,你们吃饭没有?”张和平将热水瓶和洗脸盆端进屋,随口问了句废话。

    “张小三,你早上跑哪去了?”

    穿一身蓝花布棉袄的母亲马秀珍,起身叉腰,原本好看的脸蛋,一下子布满寒霜,柳眉倒竖。

    只是,马秀珍的无名怒火刚起,就被张和平那没有血色的嘴唇吓了一跳,赶紧上前摸儿子的额头,还好没发烧!

    “妈,我早上去后海那边跟人学钓鱼了。刚才回家,听二大妈说你们在医院,我就烧了壶开水带过来。”

    张和平浑然不知脸上异常,待母亲马秀珍接走热水瓶,他才放下洗脸盆,从中将饭盒拿出来,递给了床边坐着的奶奶。

    “奶奶,我煮了一点糊糊,你们快趁热吃。”

    穿着灰布棉衣、深蓝色棉裤的奶奶,看着饭盒里的糊糊,拉着张和平冰冷的小手,欣慰道:“我们家三娃子长大了,都会做饭了!”

    饭盒在奶奶手上待了一下,就又递给了张和平,说让他先吃。

    张和平急忙摇头,“我吃过了!我把糊糊舀进饭盒后,把锅里剩下的糊糊都吃光了。”

    一旁的马秀珍,虽然担心儿子乱造家里那点棒子面,但家里顶梁柱出事了,她哪有心思管那么多。

    尽管张和平说吃过了,但奶奶谢二妹还是坚持让张和平吃了一勺糊糊,才与儿媳妇、孙女分吃。

    等四女吃完糊糊,又喝完刷饭盒的开水后,张和平看着床上蒙了一头纱布的便宜父亲,开口问道:

    “妈,我爸什么情况?医生怎么说?”

    马秀珍一边抹泪,一边说起了事情原委。

    张和平的父亲张兵,在今天凌晨4点,发现厂里进了贼,在呼喊其他保卫支援时,被暗处隐藏的贼人偷袭,后脑被钝器打破了。

    目前,他父亲的头部伤势已处理,但一直没醒。

    张和平觉得,万一这个便宜父亲醒不来,他可以挂机学习中西医,只要医术技能熟练度上去了,应该能救醒父亲张兵,所以不怎么担心。

    反倒是家里的吃住问题,让他想得更多一些。

    “妈,爸住院的医疗费能报销吗?住院期间的工资怎么算?厂里有没有奖励什么的?”

    “这个,我……”

    面对张和平的一堆问题,马秀珍还没想到那里去,轧钢厂也没人过来跟她说。

    “妈!”张和平从袖子里伸出右手,朝母亲马秀珍招了招手,然后走到奶奶身旁。

    等马秀珍凑过来后,张和平又看了一眼病房里的另外三张空床,以及一脸惆怅的两个姐姐,这才小声道:“我来医院的路上听人说,厂里工人伤残后,家属可以进厂顶岗!”

    张和平盯着母亲马秀珍,“妈,如果你能顶我爸的岗,进入轧钢厂,落户到城里,我和两个姐姐就能跟着你转为城市户口,吃上供应粮了!”

    “我去顶岗?”母亲马秀珍诧异道:“这怎么能行?要是你爸醒过来……”

    “就算我爸现在醒过来,也得为我们大家的死活考虑吧!”

    “妈!你想想,如果我们家再多4口供应粮,大年三十晚上还用喝浆糊吗?”

    “这,让我想想……”马秀珍坐到床边,一脸纠结。

    “妈,前院三大爷总是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张和平见母亲不说话,转头看向老太太。

    “奶奶,你说呢?”

    ……


第3章 阎老抠不要脸

www.bok360.cc 

    下午,张和平继续跑去后海边上,挂机钓鱼。

    对于母亲马秀珍的犹豫不决,张和平没有多劝,她连鸽子市都经常去,肯定不是迂腐之人。

    更何况,顶岗这事,关系着全家人的温饱,容不得她不重视!

    关键是,他那便宜父亲,最近会不会醒?

    醒了后,会不会配合装病,让母亲顶岗?

    排除杂念,张和平专心挂机钓鱼,双手插在袖子里,身体依旧缩成一团,蹲在铁桶旁。

    之所以不坐铁桶,是因为铁皮冻屁股。

    随着钓鱼技能的提升,张和平的脑中不时凭空多出一些钓鱼经验、技巧。

    这期间,也有路人好奇过来看张和平钓鱼,更有手贱的人,直接拉起张和平脚边的麻绳,待这贱人愕然发现是一个空铁钩后,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不由对张和平的傻瓜挨冻行为一阵埋汰。

    张和平偶尔也会走一下神,导致【思索】技能进度提示,在脑中经常跳出来,提醒他不要走神。

    思索:精通(1%).

    技能到了精通级后,熟练度每上涨1%,大概要专注挂机49秒后,才会来下一次提示。

    至于钓鱼技能大成后的熟练度提升,因为张和平没有手表,目前只能靠默数计时,大概间隔420个数,才会上涨1%。

    待到下午天光变暗,张和平的肚子咕咕叫时,他的【钓鱼】技能熟练度仅提升到大成(28%)。

    不过,随着最新出现在张和平脑中的钓鱼经验、技巧,他领悟到了一种空钩钓鱼技巧,抖钩法。

    这法子是,通过抖动鱼线,摆动水下鱼钩,向四周水域抖出特殊频率水波,吸引附近鱼群靠近,最后从鱼群中钓起一条愿意咬空钩的傻鱼。

    得到抖钩钓鱼技巧后,张和平从袖子里抽出双手,对着手心呵了一口气,双手搓了搓,这才收起工具去冰面中间,找别人不要的冰窟窿,然后认真钓鱼。

    这外挂倒是神奇,相关经验、技巧不仅凭空出现在他脑中,还仿佛刻进了他的骨子里,那抖钩的手法、技巧抬手就来。

    不到五分钟,他就钩到了第一条鱼,一条两指宽的小鱼。

    张和平想着昨晚清汤寡水的年夜饭,不由狠心一口咬下鱼头,改用鱼头做饵,今天势必要多钓些鱼,回家改善伙食。

    等他下钩入水后,又见他掏空小鱼内脏丢入冰窟窿,接着把小鱼洗洗生吃了,以补充卡路里。

    有饵钓鱼,比空钩顺利多了。

    腥臭的小鱼头做饵,抖钩技巧辅助,不到两分钟,张和平就钓上来了一条四指宽的黑鱼,少说也有一斤半。

    小鱼头没报废,张和平继续下钩。

    随着张和平这边频繁收钩提鱼,不少人发现了这边异常,渐渐围了过来。

    “小朋友,你这鱼能卖我两条吗?”

    正在专心抖钩的张和平,被人拍了一下肩膀后,才发现身边围了十几个成年人。

    其中一个穿蓝色工装的中年男,指着冰面上那些冻硬了的死鱼,再次问道:“小朋友,1块钱卖我两条鱼,好不好?”

    看着递来的1块钱,张和平起初没看上眼,这点钱放前世,掉地上都不待捡的。

    只见他默不作声地把桶拿到身前,想把散落周围的冻鱼都捡进桶,却只装下9条大的,还有十多条装不下。

    “小朋友,市场里的鱼也才3毛5一斤,如果你没法全带回家,不如卖我两条。”

    “3毛5一斤?”张和平这才反应过来,此时的物价很低,1块钱相当于重生前的一百多块钱的购买力!

    接着,就见张和平迅速起身,将那1块钱抓走,塞进了他的棉裤兜里。

    然后,又见他装哑巴,捡起3条巴掌宽的鱼,阿巴阿巴几声递给了那个中年男。

    演技:入门(1%).

    中年男欣喜接过3条鱼后,对着周围人说道:“我说各位大老爷们,不要票的新鲜鱼,你们难道还想白捡不成?想吃鱼的赶紧给钱,晚了可就被别人买走了。”

    有中年男子为张和平站台,周围有个人掏出钱后,引得其他人迅速掏钱买鱼。

    张和平又收了5块5毛后,就啊啊摇头不卖了,赶紧收了工具,提着桶里剩下的4条大黑鱼,小心翼翼向东岸滑去。

    等到张和平摸黑回到四合院,却被前院的阎埠贵守了个正着。

    “哟!和平,你这鱼哪来的?”三大爷阎埠贵双眼冒光,死死盯着张和平右手提的桶。

    “后海钓的。”张和平随口答道,想走却被阎埠贵拉住了。

    “和平,我听说你爸受伤住院了,现在天黑不好走,你要是想去医院,三大爷可以骑自行车送你去,你给我一条鱼当报酬就行。”

    “鱼?”

    张和平顺着阎埠贵的目光看向铁桶,再联想到前世网友对这人“还有底线”的评价,张和平的心思不由活络起来。

    “三大爷,你家有热窝头吗?我用鱼跟你换,我都饿了一下午了。”张和平说着,随手抓了一条冻鱼递过去。

    阎埠贵抓到了鱼尾,却没见张和平放开鱼头,赶紧说道:“有有有!我家碗柜里还剩1个窝头,你把鱼给我,我这就去给你拿!”

    张和平不知道奶奶她们吃晚饭没有,松开鱼头后,又抓起一条冻鱼递过去,“这两条鱼应该有4斤,给你换6个窝头。”

    反正他的钓鱼技能已大成,不在乎这点鱼,大不了明天再去钓。

    阎埠贵一手抓着一条鱼后,欣喜同意,“成交!我这就去给你拿窝头!”

    等三大爷阎埠贵用一根筷子串了6个小窝头出来,并递给张和平后,他还很认真的跟张和平说,筷子得还给他。

    张和平看着6个跟枣子差不多大的小窝头,心中不由暗骂,阎老抠不要脸!

    待张和平一言不发地走向中院时,阎埠贵还恬不知耻地跟在后面,询问张和平在哪钓的鱼,怎么钓的,明天去不去……

    阎埠贵一路跟着张和平来到后院,拿到他家的那根筷子后,却依旧缠着张和平问钓鱼的事。

    张和平被弄得烦了,大声告诉正在做晚饭的母亲马秀珍,三大爷用6个小窝头跟他换了两条冻鱼,这才把阎埠贵羞走。

    “妈,这是我今天在后海,学别人钓上来的鱼,今晚就把它们吃了吧!”

    张和平的提议没被采纳,甚至一条鱼都没吃到。

    阎老抠换给张和平的6个小窝头,让马秀珍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但她没有多说什么,把窝头全部掰碎了放进锅里。

    马秀珍让二女儿张盼娣照看锅里的糊糊,她则提桶带着两条鱼出去了一会。

    张和平在门口皱眉看着,只见一条鱼送去了隔壁二大爷家,一条鱼送出了后院。

    就在张和平疑惑母亲把另一条鱼送给谁的时候,中院一大妈抱着一个白布口袋追过来,几番谦让后,母亲马秀珍才无奈收下一斤棒子面。

    一大妈拿着布袋离开后,隔壁二大妈也抱了一个白布袋过来,对母亲马秀珍一阵安慰后,也留了一斤棒子面。

    张和平迎着母亲意味深长的目光,仿佛经历了一场现场教学,一下子懂了许多。

    与一大爷易中海、二大爷刘海中两家相比,三大爷阎埠贵就更显得不要脸了。


https://www.bok360.cc/book/1891905750438608896.html